[發明專利]一種硅料脫膠清洗劑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693746.8 | 申請日: | 2019-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2571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20 |
| 發明(設計)人: | 孟闖 | 申請(專利權)人: | 錦州眾爾泰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1D1/22 | 分類號: | C11D1/22;C11D3/20;C11D3/24;C11D3/6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21000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脫膠 清洗劑 硅料 十二烷基苯磺酸鈉 清洗劑技術 質量百分比 二氯甲烷 脫膠過程 無水乙醇 低消耗 脫膠劑 乙二醇 苯酚 甲酸 加熱 加工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硅料脫膠清洗劑,具體為清洗劑技術領域。所述的硅料脫膠清洗劑包含以下質量百分比原料:乙二醇2%?7%、無水乙醇2%?7%、甲酸2%?7%、二氯甲烷70?90%、苯酚2?5%、十二烷基苯磺酸鈉2?4%。使用脫膠劑脫膠可以實現大批量、低消耗、用人少、無需加熱、無需外力、脫膠徹底的優勢,從而實現脫膠過程加工成本大幅下降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硅料脫膠清洗劑,具體為清洗劑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切片厚片在表面殘留粘棒膠及樹脂塊,去除此類雜質一般采用“高溫水煮”、“高溫火烤”等方式。除膠、脫膠的成本相對較高,主要是耗電、耗氣(乙炔)及人工成本較高。而且日處理產量小,傳統方式提產大的可能性較小,不能實現大批量脫膠、除膠的可能性。并且在脫膠質量以及后續的洗料處理方面也存在“漏檢”等不良品下傳的問題。因此,為了實現批量脫膠、除膠,降低生產成本,徹底去除硅料表面殘留膠雜質,需要使用脫膠劑快速、批量、徹底去除膠雜質。
現有脫膠方式“高溫水煮”的缺點:用電量大電耗成本高,脫膠后需要使用外力去除表面粘膠雜質,并且這樣的脫膠過程需要有專人完成,一般需要2-4完成,人員成本增加。實現大批量生產的可行性較小。
現有脫膠方式“高溫火烤”的缺點:使用乙炔或者其他氣體反復烤膠,使膠高溫碳化,會產生大量煙氣,吸入煙氣對人員傷害較大,并且乙炔等可熱氣體的價格較高,脫膠后會再硅料表面形成結垢,需要專人完成對結垢的清除,而且此類結垢會對后期的硅料清洗形成不合格品,按主要是雜質殘留的弊端,一般需要2-4人完成,人員成本增加。實現大批量生產的可行性較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硅料脫膠清洗劑。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硅料脫膠清洗劑包含以下質量百分比原料:乙二醇 2%-7%、無水乙醇2%-7%、甲酸2%-7%、二氯甲烷70-90%、苯酚2-5%、十二烷基苯磺酸鈉2-4%。
進一步優選,所述的硅料脫膠清洗劑包含以下質量百分比原料:乙二醇 5%、無水乙醇5%、甲酸5%、二氯甲烷76%、苯酚5%、十二烷基苯磺酸鈉4%。
作為優選,所述的乙二醇比重范圍為1.111-1.115。
作為優選,所述的無水乙醇中乙醇含量≥99.7%。
作為優選,所述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鈉中活性物含量≥35.0%。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使用脫膠劑脫膠可以實現大批量、低消耗、用人少、無需加熱、無需外力、脫膠徹底的優勢,從而實現脫膠過程加工成本大幅下降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中脫膠劑浸泡樹脂塊17小時后狀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中浸泡中樹脂溶解成小塊狀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中浸泡中夾層片(有較大間隙)大部分分離狀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中浸泡24小時后狀態,帶小角部分未分開的已經分離狀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中浸泡中嚴重夾層片開始碎裂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一種硅料脫膠清洗劑包含以下質量百分比原料:乙二醇 7%、無水乙醇4%、甲酸7%、二氯甲烷73%、苯酚5%、十二烷基苯磺酸鈉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錦州眾爾泰實業有限公司,未經錦州眾爾泰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69374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