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空調除霜的控制方法、裝置及空調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675287.0 | 申請日: | 2019-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46997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20 |
| 發明(設計)人: | 許文明;羅榮邦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海爾空調器有限總公司;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11/42 | 分類號: | F24F11/42;F24F11/64;F25D21/08;F24F140/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徐富杰 |
| 地址: | 266101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空調 除霜 控制 方法 裝置 | ||
本申請涉及空調除霜技術領域,公開一種用于空調除霜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括:在空調運行制熱模式過程中,獲取室內盤管溫度、室外盤管溫度以及室外換熱器的上殼體溫度;在根據室內盤管溫度、室外盤管溫度和上殼體溫度確定滿足除霜進入條件后,控制對流經所述空調的室外換熱器的冷媒進液管路和冷媒出液管路的冷媒進行加熱。該控制方法根據室內盤管溫度、室外盤管溫度以及室外換熱器的上殼體溫度對空調是否滿足除霜進入條件的判斷,提高對控制空調除霜的控制精度;并通過對流經冷媒進液管路和冷媒出液管路的冷媒的加熱操作,提升制熱效率,降低冰霜凝結對空調自身制熱性能的不利影響。本申請還公開一種用于空調除霜的控制裝置及空調。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空調除霜技術領域,例如涉及一種用于空調除霜的控制方法、裝置及空調。
背景技術
目前,空調的主流機型多是具備制冷制冷雙模式的換熱功能,這里,空調在低溫地區或者風雪較大的氣候條件下,用戶一般是將空調調整至制熱模式,以利用空調提升室內環境的溫度;在空調器在運行制熱過程中,室外機的室外換熱器是起到從室外環境中吸收熱量的蒸發器的作用,受室外環境的溫度和濕度的影響,室外換熱器上容易凝結較多的冰霜,而當并霜結到一定的厚度后會使得空調的制熱能力會越來越低,因此為了保證制熱效果、避免冰霜凝結過多,就有必要對室外換熱器進行除霜。
這里,對室外換熱器進行除霜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逆循環除霜,空調進行逆循環除霜時,壓縮機排出的高溫冷媒先流經室外換熱器,以利用冷媒熱量融化冰霜;二是在空調的冷媒管路上增加電加熱裝置,利用電加熱裝置加熱流入室外換熱器的冷媒,進而利用冷媒熱量融化室外換熱器上凝結的冰霜;三是調節壓縮機、電子膨脹閥等空調部件的運行參數,以改變冷媒管路中冷媒的溫度和壓力狀態,使其也能夠起到對室外換熱器除霜的作用。
在實現本公開實施例的過程中,發現相關技術中至少存在如下問題:
由于上述實施例中示出的對室外換熱器的除霜方式的除霜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對空調正常的制熱性能構成影響,因此空調在除霜之前會進行除霜判斷,進而根據判斷結果控制空調是否進行除霜;相關技術中一般是通過對室外環境溫度與霜點溫度之間數值比較的方式進行除霜判斷,由于室外換熱器的結霜裝置會同時受到室外環境和自身運行狀態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上述除霜判斷方式過于粗略,難以滿足空調對精準觸發除霜動作的需要。
發明內容
為了對披露的實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給出了簡單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評述,也不是要確定關鍵/重要組成元素或描繪這些實施例的保護范圍,而是作為后面的詳細說明的序言。
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用于空調除霜的控制方法、裝置及空調,以解決相關技術中空調除霜判斷精準性較低的技術問題。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用于空調除霜的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空調運行制熱模式過程中,獲取室內盤管溫度、室外盤管溫度以及室外換熱器的上殼體溫度;
在根據所述室內盤管溫度、所述室外盤管溫度和所述上殼體溫度確定滿足除霜進入條件后,控制對流經所述空調的室外換熱器的冷媒進液管路和冷媒出液管路的冷媒進行加熱。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用于空調除霜的控制裝置包括:
處理器和存儲有程序指令的存儲器,所述處理器被配置為在執行所述程序指令時,執行如上述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的用于空調除霜的控制方法。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空調,包括:
冷媒循環回路,由室外換熱器、室內換熱器、節流裝置和壓縮機通過冷媒管路連接構成;
第一加熱裝置,設置于所述室外換熱器在制熱模式下的冷媒進液管路上,被配置為對流經所述冷媒進液管路的冷媒進行加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海爾空調器有限總公司;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青島海爾空調器有限總公司;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67528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