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黃肉獼猴桃耐寒基因及其運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669692.1 | 申請日: | 2019-07-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4237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08 |
| 發明(設計)人: | 劉小珍;李貽沛;張漢堯;魏卓;張智銘;卞雯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林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5/29 | 分類號: | C12N15/29;C12N15/56;A01H5/00;A01H6/00 |
| 代理公司: | 昆明祥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3114 | 代理人: | 張亦凡;和琳 |
| 地址: | 650000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獼猴桃 耐寒基因 耐寒 淀粉酶 核苷酸序列 脫落酸受體 耐寒突變體 農業育種 植株 四倍體 組培苗 誘導 培育 | ||
本發明屬于農業育種技術領域,具體為黃肉獼猴桃組培苗耐寒突變體的誘導及耐寒基因運用的方法。本發明的黃肉獼猴桃耐寒基因為CEY00_Acc03316(脫落酸受體PYL)和CEY00_Acc28966(β?淀粉酶),其特征在于黃肉獼猴桃耐寒基因為CEY00_Acc03316(脫落酸受體PYL)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CEY00_Acc28966(β?淀粉酶)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上述黃肉獼猴桃耐寒基因培育黃肉獼猴桃四倍體耐寒植株。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業育種技術領域,具體為黃肉獼猴桃組培苗耐寒突變體的誘導及耐寒基因運用的方法。
背景技術
黃肉獼猴桃‘Hort 16A’(
黃肉獼猴桃抗凍性不強,遭遇到低溫、霜凍、凍害時會使獼猴桃植株凍死或部分枝條受凍,造成減產,或植株的死亡,影響來年的生產。防治獼猴桃凍害除了提高栽培技術上外,從獼猴桃育種上誘導培育耐寒獼猴桃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凍害問題。黃肉獼猴桃質量優秀,營養豐富,經濟價值高,但是寒凍災害是影響其生長的一大問題,所以我們以秋水仙堿誘導的黃肉獼猴桃多倍體為材料,篩選耐寒的黃肉獼猴桃多倍體,有利于獼猴桃抵耐寒冷的災害天氣,有助于獼猴桃的經濟發展。
植物組織培養主要受外植體的采取、外植體的消毒、植物生長調節劑、培養條件等的影響。目前植物組織培養主要以懸浮細胞培養、愈傷組織培養、莖尖分生組織培養、器官培養、原生質體培養為主,使用胚、子房、花藥、根、莖、葉植物等器官進行培養。國內外獼猴桃組織培養研究眾多,獼猴桃基本培養基多以MS(Murashige and Skoog medium)基本培養基為主。1993年,朱德瑤用獼猴桃莖段進行組織培養。2004年,郭韓玲以早金獼猴桃莖尖為外植體,建立了其不定芽分化至生根煉苗的快繁體系。
獼猴桃組織培養,多采用種子胚乳、葉片、莖段、腋芽莖段作為外植體。通過外植體無菌體系的建立,誘導愈傷組織,分化不定芽,增殖培養,生根及移栽馴化建立起獼猴桃組培體系。趙丹丹以‘早金’獼猴桃種子胚乳作為組織培養的外植體,利用秋水仙堿其染色體加倍。張太奎選用‘Hort16A’后代播種實生苗優良單株的幼嫩葉片與莖段建立了‘Hort16A’無菌系培養系。黃寶菊用中華獼猴桃(回回1號帶)帶腋芽莖段為外植體建立其快繁體系。劉子花以‘Hort 16A’獼猴桃分別以葉片、頂芽為外植體建立‘Hort 16A’獼猴桃快繁體系。
國內獼猴桃多倍體育種還在發展中,早期人們對獼猴桃三倍體進行了研究,1980-1982年黃貞光通過中華獼猴桃胚乳誘導三倍體獼猴桃。1998年韓禮星等人在組培及田間條件下,誘導出美味稱猴桃品種秦美和中華稱猴桃品種瓊露的多倍體,但產生大量嵌合體。在無菌快繁組織培養中,誘導獼猴桃多倍體主要是通過秋水仙堿浸泡法和秋水仙堿加入組培培養基里的方法。張弛成功誘導出紅陽獼猴桃四倍體,發現秋水仙堿的最佳處理方式是浸漬法,最佳濃度和處理時間為0.2%濃度處理48h,誘導率為20%,通過篩選得到了抗病四倍體植株。劉麗等使用中華二倍體品種‘瓊露’葉柄通過秋水仙堿不同濃度的浸泡處理誘導出四倍體與嵌合體,篩選出最佳誘導濃度為0.05%,最佳處理時間4h。在獼猴桃四倍體及多倍體基因組、轉錄組的研究上還有待繼續研究。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林業大學,未經西南林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66969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