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超深豎井螺旋漸進式巖爆微震協同監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669355.2 | 申請日: | 2019-07-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37664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明(設計)人: | 陳炳瑞;朱新豪;王旭;李濤;魏凡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V1/40 | 分類號: | G01V1/40;G01V1/28 |
| 代理公司: | 武漢宇晨專利事務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鋒 |
| 地址: | 430071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豎井 螺旋 漸進 式巖爆微震 協同 監測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超深豎井螺旋漸進式巖爆微震協同監測方法,步驟是:A、對于超深豎井,從埋深600~800m開始進行微震監測,對于水平距離小于150m的兩條或兩條以上的豎井,采用所有豎井協同監測;B、對每條豎井劃分監測段,在每條豎井的豎直方向上的監測段交錯布置微震傳感器,實現各豎井之間聯合監測;C、每個監測段的微震傳感器布置采用螺旋漸進式,并將微震傳感器安裝在垂直或接近垂直豎井壁的鉆孔中;D、每個監測段配備數據采集儀,放置在相應監測段頂端位置附近的硐室內。本發明提出的分段、聯合、螺旋漸進式的布置微震傳感器方法,使相互靠近的多條超深豎井之間能夠協同監測,不損害監測效果,提高了微震監測系統的穩定性,降低工程監測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微震監測技術領域,更具體涉及一種超深豎井螺旋漸進式巖爆微震協同 監測方法,適用于含多條臨近超深豎井的地下礦山微震監測。
背景技術
近些年隨著國內地表礦產資源逐漸枯竭,許多礦山開采深度逐漸加深。許多露天礦 已由淺部開采轉為深凹開采或者轉入地下,而地下礦山更是采深極大。
對于超深的地下礦山,巖爆已成為影響深部開采的重要因素,同時對工人的人身安 全構成了潛在的巨大威脅。南非的Witwatersrand金礦,是世界上最深的礦山,其大部分礦區等開采深度都在2km以上,最大開采深度已接近5km,各礦區均產生了嚴重的 巖爆,開采活動造成數十公里的大斷層被激活,并發生數十厘米滑移,產生震級高達5.1 級的地震事件,對地表建筑也產生重大的毀壞;紅透山銅礦在1999年5月發生中等程 度的巖爆,導致近100m長的斜坡道一次性崩塌報廢和部分采場停產。
微震監測技術廣泛應用于巖爆活動和邊坡穩定性分析等研究,目前已經應用于礦山、水利、石油等領域。隨著微震監測系統硬件、軟件的不斷發展和完善,該技術己經 成為一種行之有效的巖體應力監測手段,在國內外深部礦山等工程外中得到廣泛應用。
礦山微震監測與隧道微震監測不同的是,隧道工程在建設中只需要對開挖的掌子面 附近進行監測,已經開挖且遠離掌子面的部分一般都進行了較為穩定的支護,且建設完成之后隧道基本不受外界擾動;而礦山在工程建設完成后,會經常進行采礦作業活動, 在距離豎井一定距離進行爆破作業,會對已建成的豎井造成一定擾動,破壞其穩定性, 因此需要對其進行長久性的微震監測。在隧道微震監測中,通常的微震監測方式是:沿 隧洞方向距離掌子面50~100m外布置兩排傳感器,兩排傳感器間隔30~50m,每排布置 3~4個微震傳感器,隨著掌子面推進不斷回收移動微震傳感器,從而降低微震監測成本。 在深部礦山的建設中,往往有多條豎井;由于礦山豎井建設需要進行長久性監測,對安 裝的傳感器不能回收,若對礦山的超深豎井采用與隧道相同的微震監測系統傳感器布置 方法,則使用的微震傳感器可能會達上百支,費用將大大增加,同時也大大挑戰微震監 測系統的穩定性。
因此,對礦山超深豎井的建設、尤其是含多條超深豎井的建設,不能采用與隧道微震監測相同的方式,必須優化微震傳感器的布置方案,降低微震監測成本、同時保證微 震監測的質量,這對礦山的建設無疑是大有裨益的。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種超深豎井螺旋漸進 式巖爆微震協同監測方法,方法易行,操作簡便,能提高微震監測系統的穩定性和降低工程監測成本。
為了實現上述的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措施:
一種超深豎井螺旋漸進式巖爆微震協同監測方法,其步驟是:
A、對于超深豎井,從埋深600~800m開始進行微震監測;對于水平距離小于150m的兩條或兩條以上的豎井,采用所有豎井協同監測;
B、對每條豎井劃分監測段,每個監測段的長度為200~300m;在每條豎井的豎直方向上的監測段交錯布置微震傳感器,實現各豎井之間聯合監測;
C、將微震傳感器安裝在垂直或接近垂直豎井壁的鉆孔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66935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海洋物探船拖曳式水聽器的快速收放裝置
- 下一篇:佩戴檢測電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