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單極子結構的寬帶基站天線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664080.3 | 申請日: | 2019-07-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51834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2 |
| 發明(設計)人: | 劉英;黃盈;黃銘初;楊旭;賈永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Q1/38 | 分類號: | H01Q1/38;H01Q1/48;H01Q1/50;H01Q1/52;H01Q9/30;H01Q19/10;H01Q21/00;H01Q21/24 |
| 代理公司: | 陜西電子工業專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楊春崗;陳宏社 |
| 地址: | 710071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單極 結構 寬帶 基站 天線 | ||
1.一種基于單極子結構的寬帶基站天線,包括輻射結構(1)、四個相同的同軸饋線(2)、反射板(3)、支撐柱(4),所述的輻射結構(1)由四個相同的單極子結構(1.1)、金屬地板結構(1.2)和第一介質板(1.3)組成;所述的金屬地板結構(1.2)包括印制在第一介質板(1.3)的上表面的第一金屬貼片(1.2.1)、印制在下表面第二金屬貼片(1.2.2)、金屬枝節(1.2.3)、金屬通孔(1.2.4)和正方形縫隙(1.2.5),該金屬通孔(1.2.4)分別與第一金屬貼片(1.2.1)和第二金屬貼片(1.2.2)相互連接;所述的四個相同的同軸饋線(2)位于輻射結構(1)與反射板(3)之間;所述反射板(3)包括第二介質板(3.1)和印制在第二介質板(3.1)下表面的金屬層(3.2);所述的四個相同的支撐柱(4)兩端分別貫穿于第一介質板(1.3)和反射板(3);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個相同的單極子結構(1.1)由半圓形貼片(1.1.1)和短微帶線(1.1.2)組成;該四個相同的單極子結構(1.1)位于第一介質板(1.3)的上表面,且關于Z軸中心對稱分布;所述的短微帶線(1.1.2)延伸至與正方形縫隙(1.2.5)相對應的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單極子結構的寬帶基站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介質板(1.3)和第二介質板(3.1)相互平行,且第一介質板與第二介質板之間的距離表示為H1,其中,H1為35~40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單極子結構的寬帶基站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個相同的單極子結構(1.1)分別位于第一介質板(1.3)兩條對角線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單極子結構的寬帶基站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個單極子(1.1)的半圓形貼片(1.1.1)的半徑表示為R1,短微帶線(1.1.2)的長表示為L1,寬表示為W1,其中,R1為10~15mm,L1為5~8mm為,W1為1~3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單極子結構的寬帶基站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板結構(1.2)的切角三角形邊長表示為L2,中間圓形孔的半徑表示為R2,其中,L2為12~16mm,R2為28~35m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單極子結構的寬帶基站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方形縫隙(1.2.5)的邊長表示為L3,其中,L3為4~6m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單極子結構的寬帶基站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屬枝節(1.2.3)長度表示為L4,寬度表示為W2,其中,L4為4~8mm,W2為1~2mm。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單極子結構的寬帶基站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介質板(1.3)、第二介質板(3.1)的介電常數為2.2~6.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未經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664080.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多頻多模天線
- 下一篇:一種自平衡式寬帶寬波束磁偶極子天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