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均相化學發光分析的方法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656906.1 | 申請日: | 2019-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4093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18 |
| 發明(設計)人: | 康蔡俊;吳晨;趙衛國;劉宇卉;李臨 | 申請(專利權)人: | 科美博陽診斷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科美診斷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532 | 分類號: | G01N33/532;G01N33/536;G01N33/58;G01N21/7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劉建軍;吳大建 |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東新區***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均相 化學發光分析 方法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均相化學發光分析方法及其應用。所述方法通過在待測樣品中加入包含特定供體顆粒的供體試劑和/或包含特定受體顆粒的受體試劑,所述供體顆粒產生活性氧的效率高,活性氧在均相體系中更容易傳遞給受體顆粒,不易受其他物質的干擾,且所述供體顆粒本身的穩定性較高,在供體試劑中能夠穩定存在,不容易失活;所述受體顆粒粒徑分布變異系數C.V值≥5%,使得所述方法不僅檢測靈敏度較高,而且檢測量程寬。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化學發光分析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均相化學發光分析方法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免疫分析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已經發展出了很多種類。根據測定過程中是否要將待測物質與反應體系分離可以分為非均相(Heterogenous)免疫分析和均相(Homogeneous)免疫分析。非均相免疫分析,是指引入探針進行標記的操作過程中,各種相關試劑混合反應后需要進行分離,將待測物與反應體系分離后再進行檢測,是現在免疫分析中的主流方法。如廣為人們熟知的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法)和磁微粒化學發光法等。均相免疫分析則是指在測定過程中將待測物與反應體系中的相關試劑混合反應后直接測定,而沒有多余的分離或清洗的步驟。截止目前,多種靈敏的檢測方法被應用于均相免疫分析,比如光學檢測方法、電化學檢測方法等。
例如,光激化學發光檢測(Light?Initiated?Chemiluminescent?Assay,LiCA)就是一種典型的均相免疫分析方法。它是基于兩種微球表面包被的抗原或抗體,在液相中形成免疫復合物而將兩種微球拉近。在激光的激發下,發生微球之間的單線態氧的轉移,進而產生高能級的紅光,通過單光子計數器和數學擬合將光子數換算為靶分子濃度。而當樣本不含靶分子時,兩種微球間無法形成免疫復合物,兩種微球的間距超出單線態氧傳播范圍,單線態氧在液相中迅速淬滅,檢測時則無高能級紅光信號產生。它具有快速、均相(免沖洗)、高靈敏和操作簡單的特點。光激化學發光技術已經在很多檢測項目上得到應用。
光激化學發光檢測以“雙球”為基本特征,“雙球”指系統由“發光微球”和“感光微球”組成,且兩種微球的在液相中有很好懸浮特性。微球在液相中和抗原或抗體相遇完全符合液態動力學特征。感光微球產生單線態氧的效率及時間、感光微球本身的穩定性、感光微球的生產成本、感光微球使用的便捷性均影響光激化學發光產品最終的檢測結果。
隨著檢測行業的進步,對超敏試劑的需求越來越多,不但對靈敏度要求極高,而且檢測量程又要求非常寬,現有的均相化學發光檢測方法就很難滿足上述檢測條件。因此,亟需開發一種既能滿足靈敏度要求、又能滿足線性范圍要求的均相化學發光分析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均相化學發光分析方法,利用該方法進行檢測時,既有超高的靈敏度,又具有很寬的檢測量程。
為此,本發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均相化學發光分析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1,將待測樣品與受體試劑相接觸,反應后生成中間混合物;
步驟S2,將所述中間混合物與供體試劑相接觸,反應后生成待測混合物;
步驟S3,利用能量或者活性化合物激發所述待測混合物化學發光,檢測所述化學發光的信號強度;從而據此判斷待測樣品中是否含有待測目標分子和/或待測目標分子在待測樣品的濃度;
其中,所述供體試劑包含能夠在激發狀態下生成活性氧的供體顆粒,所述供體顆粒包括第一載體,所述第一載體的內部填充有敏化劑,所述第一載體的表面化學鍵合特異性結合配對成員中的一員;
所述受體試劑包含能夠與活性氧反應產生可檢測的化學發光信號的受體顆粒;所述受體顆粒包括第二載體,所述第二載體的內部填充有發光組合物,所述第二載體的表面包被有至少一層多糖層,所述多糖層的表面連接有報告分子,所述報告分子能夠與待測目標分子特異性結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科美博陽診斷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科美診斷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科美博陽診斷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科美診斷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65690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目標跟蹤的方法和裝置
- 下一篇:界面顯示方法、裝置、終端及存儲介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