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一二維耦合的河湖溢油事故模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656494.1 | 申請日: | 2019-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36294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15 |
| 發明(設計)人: | 何建兵;劉克強;王船海;王鵬;蔡梅;馬騰飛;向美燾;韋婷婷;劉增賢;李勇濤;李敏;李蓓;李琛;徐天奕 | 申請(專利權)人: | 太湖流域管理局水利發展研究中心;河海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30/25 | 分類號: | G06F30/25;G06F30/28;G06F111/10;G06F119/14;G06F119/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丁云 |
| 地址: | 200434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二維 耦合 溢油 事故 模擬 方法 | ||
1.一種一二維耦合的河湖溢油事故模擬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在河湖溢油事故發生處創建油粒子;
(2)模擬油粒子的自身擴展、對流擴散和風化過程,獲取油粒子在漂移過程中的屬性變化和運動軌跡;
(3)展示油粒子的屬性變化和運動軌跡;
步驟(2)模擬油粒子對流擴散過程中具體包括如下:
(a1)油粒子隨水流的漂移及紊動擴散過程中實時追蹤油粒子坐標:
(b1)在河道分支或交匯處,以河道出流流量為權重判斷油粒子的去向;
步驟(b1)具體為:
首先,將出流河道流量從小到大排列,按下式計算每條河道的流向因子dfi:
式中,qi為第i條出流河道的流量,n為出流河道數量;
其次,計算各條出流河道的流向因子判斷區間,其中第1條河道的流向因子判斷區間為[0,df1],第i條河道的流向因子判斷區間為
最后,生成[0,1]的均勻隨機數Rd,判斷Rd位于哪條河道的流向因子判斷區間,則油粒子漂移至該條河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一二維耦合的河湖溢油事故模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根據油粒子厚度確定油粒子的不同擴展階段,進而獲取不同擴展階段的擴展系數。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一二維耦合的河湖溢油事故模擬方法,其特征在于,油粒子厚度大于或等于E1min為重力-慣性擴展階段,油粒子厚度大于或等于E2min為重力-粘性擴展階段,油粒子厚度小于E2min為表面張力-粘性擴展階段,其中:
式中,γw為水的運動粘性系數,te為油粒子暴露時間,σn為凈表面張力系數,σn=σaw-σoa-σow,σaw為空氣與水的表面張力系數,σoa為油與空氣的表面張力系數,σow為油與水的表面張力系數,ρw為水的密度,sgoil為油的比重,g為重力加速度。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一二維耦合的河湖溢油事故模擬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擴展階段的擴展系數具體為:
重力-慣性擴展階段:
重力-粘性擴展階段:
表面張力-粘性擴展階段:
其中,K1、K2、K3均為常數,Δg=ρw(1-sgoil)g,Vp為油粒子體積。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一二維耦合的河湖溢油事故模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1)通過下式實時追蹤油粒子坐標:
其中,為第i個油粒子n+1時刻的位置,為第i個油粒子n時刻的位置,α為水流運動對油膜漂移的影響因子,為第i個油粒子n時刻位置處的水流表面流速,為第i個油粒子n時刻位置處的風漂流流速,Δt為時間步長,為紊流擴散的隨機走動速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太湖流域管理局水利發展研究中心;河海大學,未經太湖流域管理局水利發展研究中心;河海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65649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