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外腐蝕綜合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656483.3 | 申請日: | 2019-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28608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07 |
| 發明(設計)人: | 徐永生;劉道乾;葉青;孫偉;郭愛玲;楊冬;邵鋮;丁斯江;謝璐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17/00 | 分類號: | G01N17/00 |
| 代理公司: | 青島清泰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李祺 |
| 地址: | 100027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腐蝕 綜合 檢測 方法 | ||
一種外腐蝕檢測綜合測量方法,步驟包括:恒電位儀通過第一連接線纜向管道輸入直流電流,第一連接線纜上安裝的通斷器交替進行接通和關斷;PCM發射機通過第二連接線纜向管道輸入多個頻率為2的N次方赫茲且均由相位零點開始輸出的交流電流;PCM接收機檢測管道上的交流電流強度;直流電位測量設備檢測與其通過導線連接的管道與地面之間的電位差,檢測出的電位差發送給數據采集終端;數據采集終端對交流數據進行處理;數據采集終端對直流數據進行處理;外腐蝕檢測綜合測量方法通過對PCM發射機電流輸出的頻率和相位的控制,以及電位電流采集數據的時間點選擇和處理,消除交流檢測和直流檢測之間的相互干擾,從而實現PCM檢測和DCVG檢測的同時進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陰極保護防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外腐蝕綜合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管道建設的快速發展,在役油氣管道里程將迅速增加,同時我國許多現役埋地管線已進入老齡期,由于管道本身的老化、腐蝕,嚴重影響了管道的正常運行,油氣輸送管道失效事故一旦發生,不但給生產企業帶來巨大經濟損失,還會對社會和周圍自然環境產生嚴重后果。管道防腐保護系統的定期檢測與評價,及時準確地掌握油氣輸送管道的腐蝕狀態,對確保油氣管道的安全運行日顯重要。
外腐蝕直接評價(ECDA)技術是評價外腐蝕對管道完整性影響的一種方法,目前已經形成了技術標準。ECDA按照規范化程序,通過外檢測手段獲取管道外腐蝕和防腐系統的現狀信息,結合開挖驗證和相關資料的分析結果,對管道外防腐系統進行系統而全面的評價。通過ECDA可判斷管道外防腐系統的薄弱環節、外腐蝕情況及相關影響因素。
目前的ECDA技術標準中,包括四種檢測方法:1、密間距電位測量法(CIPS);2、直流電位梯度法(DCVG);3、交流電流衰減法(PCM);4、交流電位梯度法(ACVG)。目前也將完成DCVG/CIPS檢測功能的設備通常稱為DCVG,完成PCM/ACVG檢測功能的設備通常稱為PCM,DCVG和PCM是目前管道外腐蝕檢測的主要檢測設備。
目前DCVG和PCM這兩種檢測設備工作時,存在的主要問題在于:在進行ECDA檢測時,PCM和DCVG相互干擾,無法同時使用。PCM檢測時,其發射機輸出的信號包含多種頻率的交流成分,影響DCVG電位檢測的精度。為了保證工程檢測的質量,工程上通常的做法是PCM和DCVG分開檢測,導致對同一條管道的檢測工作必須進行兩遍,成本高,效率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種能夠使PCM和DCVG同時使用的外腐蝕綜合檢測方法。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外腐蝕檢測綜合測量方法,步驟如下:
恒電位儀通過第一連接線纜向管道輸入直流電流,第一連接線纜上安裝的通斷器交替進行接通和關斷,接通持續時間均為T1,關斷持續時間均為T2;
PCM發射機通過第二連接線纜向管道輸入多個頻率為2的N次方赫茲且均由相位零點開始輸出的交流電流,N為正整數;
PCM接收機檢測管道上的交流電流強度,檢測出的交流電流強度數據發送給數據采集終端;
直流電位測量設備檢測與其通過導線連接的管道與地面之間的電位差,檢測出的電位差發送給數據采集終端;
數據采集終端對交流數據進行處理:
數據采集終端對接收到的交流電流強度持續記錄,并將通斷器關斷時段內的交流電流強度數據去除,其余交流電流強度數據拼接后作為交流檢測數據存入到數據采集終端設置的存儲器內;
數據采集終端對直流數據進行處理:
數據采集終端將PCM發射機的電流輸出處于相位零點且通斷器接通或關斷時的電位差,分別作為通電電位檢測數據和斷電電位檢測數據存入到存儲器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65648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