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刺萼龍葵中對棉鈴蟲具有拒食作用的苯丙烯酰胺類化合物及其提取分離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653329.0 | 申請日: | 2019-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25627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0 |
| 發明(設計)人: | 劉志翔;安桐;劉策;袁瑞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C233/22 | 分類號: | C07C233/22;C07C231/24;A01N37/18;A01P7/04;A01P17/00 |
| 代理公司: | 沈陽杰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金春華 |
| 地址: | 110866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刺萼龍葵中 棉鈴蟲 具有 作用 丙烯酰胺 化合物 及其 提取 分離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屬于農業技術領域,具體涉及苯丙烯酰胺類化合物。提取分離方法如下:取干燥的刺萼龍葵冷浸提后減壓濃縮得提取浸膏;蒸餾水混懸后,分別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減壓濃縮得萃取浸膏;采用硅膠柱色譜,進行洗脫,收集餾分,經硅膠薄層層析,得到Fr.A~Fr.D四個部分;Fr.B采用硅膠柱色譜,進行洗脫,收集餾分,經硅膠薄層層析,得到Fr.B?1~Fr.B?6六個部分;Fr.B?2采用MCI柱色譜,進行洗脫,得到餾分,通過硅膠薄層層析,得到Fr.B?2?1~Fr.B?2?5五個部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在Fr.B?2?2~Fr.B?2?4中分離得到目標產物。本發明提取分離方法簡單,重現性好,提取純度高。獲得的化合物對棉鈴蟲具有較好的拒食活性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業技術領域,涉及刺萼龍葵中苯丙烯酰胺類化合物及其提取分離方法,本發明還涉及該類化合物在抑制棉鈴蟲取食活性方面的應用。
背景技術
近年來,由外來植物入侵引發的嚴重生態和經濟問題已倍受關注。外來植物在新生境的成功入侵,除了具備一些基本的生物學特征外,還應具備一些特有的入侵機制。長久以來,人們在生物學和生態學方面對外來植物的入侵機制進行了大量研究,然而往往忽視或沒有重視入侵植物對植食性昆蟲的化學防御問題。事實上,入侵植物在與新生環境下的植食性昆蟲進化過程中,存在著通過次生代謝產物為媒介的化學作用,面對植食性昆蟲的取食,入侵植物能誘導合成并釋放特定的次生代謝產物抵御侵害,這種化學防御關系已被闡明。
刺萼龍葵(Solanum rostrat-um Duna.)又名黃花刺茄、堪薩斯薊,為茄科茄屬的一種入侵性極強的一年生惡性雜草。該植物起源于北美洲,目前已傳播擴散至歐洲、亞洲、非洲和大洋洲等16個國家和地區。在國內,1981年刺萼龍葵首次在遼寧被發現,現已蔓延至吉林、河北、山西、北京、新疆和內蒙古等地,并且蔓延擴散的趨勢還在不斷擴大,農業部已將其列為外來入侵惡性檢疫雜草。該物種繁殖迅速、適應能力強、擴散速度快,與本地植物爭奪陽光、營養、水分和生存空間,對農作物造成排擠性危害,已成為亟待防除的外來惡性雜草。刺萼龍葵和絕大多數高等植物一樣,含有豐富的次生代謝產物,迄今為止國內外學者從刺萼龍葵中分離并鑒定的次生代謝產物主要是生物堿類,此外還有黃酮、甾體類等次生代謝產物。研究表明,生物堿類化合物在植物中多為防御物質,具有保護植物、抵御植食性昆蟲等天敵侵襲的作用,是植物的天然防御物質,刺萼龍葵富含生物堿類化合物,因此這類次生代謝產物可能是其對植食性昆蟲潛在的防御物質。因此從刺萼龍葵中尋找對農業害蟲拒食活性好的化合物將有助于從化學防御角度揭示其入侵機制,并期望獲得具有植物源抗蟲農藥應用前景的先導活性物質,同時也為刺萼龍葵的開發利用提供科學依據。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旨在從刺萼龍葵的地上部分中尋找具有拒食活性的先導活性物質,提供苯丙烯酰胺類化合物的提取、提取分離方法,并且研究它們對棉鈴蟲的拒食活性。本發明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該類化合物的結構鑒定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刺萼龍葵中對棉鈴蟲具有拒食作用的苯丙烯酰胺類化合物,結構如下,
其中,R1為甲氧基、羥基、氫中的一種;R2為羥基或氫;
其中,R3為甲氧基、羥基、氫中的一種。
上述的刺萼龍葵中對棉鈴蟲具有拒食作用的苯丙烯酰胺類化合物的提取分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取干燥的刺萼龍葵的地上部分用60~80%的乙醇冷浸提取2-5次,每次5~10天,合并提取液減壓濃縮得提取浸膏;
2)將提取浸膏與蒸餾水混懸后,分別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萃取液減壓濃縮得萃取浸膏;
3)萃取浸膏采用硅膠柱色譜,以二氯甲烷、甲醇系統逐漸洗脫,共收集20-30個餾分,經硅膠薄層層析,合并為Fr.A~Fr.D四個部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農業大學,未經沈陽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65332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