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格構式蓋梁及其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640906.2 | 申請日: | 2019-07-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45358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15 |
| 發明(設計)人: | 李國平;徐棟;劉超;柳惠芬;李方元;沈殷;張國泉 | 申請(專利權)人: | 同濟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1D19/00 | 分類號: | E01D19/00;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31225 上海科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君如<國際申請>=<國際公布>=<進入 |
| 地址: | 200092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蓋梁 墩柱 豎向 分節段拼接 間隔設置 連接工藝 臨時固定 臨時支撐 運輸過程 主梁支座 分節段 鋼榫頭 格構式 橫梁 吊裝 孔道 鋼筋 穿過 橋梁 施工 運輸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格構式蓋梁及其施工方法,設置在主梁支座與墩柱(4)之間,其特征在于,包括間隔設置的第一蓋梁(1)和第二蓋梁(2),所述第一蓋梁(1)和第二蓋梁(2)之間通過橫梁(3)相連接,所述第一蓋梁(1)和第二蓋梁(2)均為分節段拼接或全長蓋梁,所述第一蓋梁(1)和第二蓋梁(2)上設置有豎向的用于穿過豎向插入鋼筋(6)的孔道(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在運輸過程中可采用分節段式,能夠降低運輸難度;蓋梁分片設置,降低吊裝難度;蓋梁與墩柱采用鋼榫頭臨時固定,無需附加臨時支撐以及復雜的連接工藝;提高了橋梁的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橋梁結構,尤其是涉及一種格構式蓋梁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蓋梁指的是為支承、分布和傳遞上部結構的荷載,在排架樁墩頂部設置的橫梁,主要作用是支撐橋梁上部結構,并將全部荷載傳到下部結構。有橋樁直接連接蓋梁的,也有橋樁接承臺或立柱后再連接蓋梁的。
蓋梁在以往多采用支架現澆做法。隨著我國工業化建造的推進,行業內也有將蓋梁采用預制的,包括蓋梁整體預制后現場吊裝施工。然而,隨著通行需求的增長,高架橋的設計寬度以及噸位也隨之增長。部分大尺寸的蓋梁重達數百噸,重量大、長度長的蓋梁會對運輸、吊裝造成較大的困難。此外,吊裝大型蓋梁的過程中,需要使用重型吊機,吊機占地較大,會影響施工現場周邊的交通狀況。
目前有將蓋梁全截面橫向分段預制,其拼裝過程仍然需要少支撐或橫向臨時固結措施。也有采用裝配式分片預制蓋梁,但其最終外形仍然為全截面,與傳統型式相同,只是方便吊裝施工。現有技術在蓋梁與墩柱的連接型式是鋼筋套筒之類復雜的連接方式,施工復雜。且分片預制蓋梁為完整蓋梁,依然不能解決長途運輸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格構式蓋梁及其施工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格構式蓋梁,設置在主梁支座與墩柱之間,包括間隔設置的第一蓋梁和第二蓋梁,所述第一蓋梁和第二蓋梁之間通過橫梁相連接,所述第一蓋梁和第二蓋梁在蓋梁長度方向為分節段拼接或全長蓋梁。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蓋梁和第二蓋梁為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或鋼結構或鋼砼組合結構。
更進一步的,當第一蓋梁和第二蓋梁為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時,分節段拼接采用干接縫或膠接縫;
當第一蓋梁和第二蓋梁為鋼結構時,分節段拼接采用焊接、栓接或鉚接。
更進一步的,當第一蓋梁和第二蓋梁為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時,分節段拼接時蓋梁內部沿蓋梁長度方向布置有穿越接縫的鋼筋,能夠增強結構的安全性。
進一步的,所述橫梁的位置與上端主梁支座的位置相對應,能夠對主梁支座進行支撐。橫梁的高度小于或等于相應位置蓋梁的高度。
進一步的,所述橫梁的截面為矩形或工字型,所述橫梁的材料是鋼筋混凝土或超高性能混凝土或鋼。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蓋梁和第二蓋梁的截面形狀為矩形、L型、工字型或倒T形。當截面為L型時第一蓋梁和第二蓋梁之間頂部澆筑混凝土以滿足行車要求。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蓋梁和第二蓋梁上設置有豎向的用于穿過鋼筋的孔道。
進一步的,所述墩柱與蓋梁的連接處設置有一個或多個鋼榫頭或混凝土剪力鍵,所述蓋梁底端設置有與鋼榫頭或混凝土剪力鍵相配合的一個或多個鋼槽口或對應的混凝土剪力鍵。除此之外蓋梁和墩柱還可以采用灌漿套筒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墩柱和蓋梁通過接縫膠拼合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同濟大學,未經同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64090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