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在采礦坑高陡巖質邊坡綠化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634513.0 | 申請日: | 2019-07-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24981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5 |
| 發明(設計)人: | 李偉;陳敏;趙小江;高樹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地拓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2/00 | 分類號: | A01G2/00;A01G17/00;E02D5/76;E02D17/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16000 遼寧省大連市高新技術***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礦坑 高陡巖質邊坡 綠化 方法 | ||
1.一種在采礦坑高陡巖質邊坡綠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坡面的浮石進行人工清除,并用高壓風將坡面裂縫清掃干凈;
(2)對坡面裂縫進行灌漿處理;
(3)待步驟(2)灌漿的漿液固化穩定后,沿坡面垂直方向鉆孔,然后灌注M40水泥砂漿,并插入錨索;
(4)沿坡面每隔4~5m垂直于水平面進行機械刻槽,然后在刻槽底部垂直于水平面進行鉆孔;
(5)將刻槽出的碎石用于制備混凝土,混凝土強度為C30,并將制備的混凝土砌筑于刻槽下沿,作為坡面擋水墻;
(6)將保水劑灌入步驟(4)鉆孔內,將種植基質與植物種子混勻鋪設于刻槽內,澆水養護;
(7)在坡面底腳修筑排水溝,排水溝一直沿坡面底腳延伸至坑底,并在坑底修筑蓄水池與排水溝連接,用于植被灌溉;
(8)沿礦坑邊坡臺階外沿每隔3~5m挖穴單排種植竹柳。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在采礦坑高陡巖質邊坡綠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灌漿的漿液由以下質量比的原料制備而成:P.O42.5硅酸鹽水泥:水玻璃:鐵尾礦微粉:環氧樹脂=2:1:0.8:0.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在采礦坑高陡巖質邊坡綠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鉆孔深度為1.2~1.5m,鉆孔呈梅花狀布置,單獨梅花狀中相鄰鉆孔距離為1m,相鄰梅花狀的距離為5~10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在采礦坑高陡巖質邊坡綠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刻槽延伸方向與坡面臺階平行,刻槽寬度為20~30cm,刻槽上沿距離刻槽底部的深度為30~50c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在采礦坑高陡巖質邊坡綠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鉆孔直徑為8~10cm,鉆孔深度為1~1.2m,相鄰鉆孔距離為1~1.5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在采礦坑高陡巖質邊坡綠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擋水墻呈梯形狀,高度比刻槽上沿高出5~8cm,用于坡面截流,將水分儲存在刻槽內,并防止坡面流水匯集沖刷坡面。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在采礦坑高陡巖質邊坡綠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6)保水劑為輕質陶粒和吸水樹脂的混合物,輕質陶粒和吸水樹脂的體積比為2:1,輕質陶粒直徑為1~3mm。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在采礦坑高陡巖質邊坡綠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6)種植基質由以下質量百分數的原料制備而成:輕質陶粒5%~10%、稻殼5%~10%、腐殖酸2%~5%、污泥沼渣30%~40%、生物炭5%~10%、土壤30%~35%、聚丙烯酰胺1%~3%、高爐渣2%~7%。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在采礦坑高陡巖質邊坡綠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6)植物種子為攀爬植被和懸垂植被,質量比為1:1,種植密度為30~50g/m2。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在采礦坑高陡巖質邊坡綠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8)竹柳為兩年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地拓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大連地拓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63451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畜牧業牧草用粉碎裝置
- 下一篇:一種快速繁育稀有特異茶樹種質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