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汽車游輪船艙內水中吸氧浮出逃生救命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632913.8 | 申請日: | 2019-07-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1682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1 |
| 發明(設計)人: | 劉金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金成 |
| 主分類號: | B63C9/00 | 分類號: | B63C9/00;B63C9/15;B60R2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0077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游輪 船艙 水中 吸氧 浮出 逃生 救命 | ||
新方法水中逃生救命器,在車船游輪艙內遇難,水量達到勁部阻嘚呼吸時,可打開逃生救命吸氧大閥門,戴上吸氧面罩,這樣就有了性命攸關在水中自救的寶貴時間,在水中摸著物體慢慢爬向車船游輪船艙外,確定爬出車船游輪艙外,打開逃生救命器上的小閥門,氣體會慢慢的向救生圈自動充氣,會慢慢的把人體從水中浮出水面,生命嘚到自救。圖1分解圖 1氧氣減壓閥 2汽水分離閥 3吸氧面罩 4氧氣大閥門 5充氣口 6氧氣壓力表 7三個氧氣瓶連在一起 8壓力表 9給救生圈充氣口 10加氣口 11救生圈充氣瓶 12氣瓶減壓閥 13充氣小閥門。圖2分解圖 1尼龍網套 2逃生救生圈 3干簧管 4卡扣 5磁鐵 6救生圈加氣口。
背景:
我們生活在科技現代化城市,汽車走進千家萬戶,是我們上班旅游玩樂的代步工具。然而近期新聞汽車掉進河里事件時常發生,無論是人為或是不可抗拒的因素,一旦汽車掉進河里存在黃金求生時間差,多數人由于緊張害怕大腦一片空白,浪費了生命求生的時間,90%的人并無生還幾率。緊急求生應在汽車并未完全沉默到水里時,及時將安全帶解開并打開車燈,為搜救人員提供警示標記到位置。會游泳的人遇到此類情況生還幾率或許比不會游泳的人系數高,但是不排除存在體力,發生此類事故大多是以不幸收尾。生命誠可貴,生命無延續,至理名言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我們需珍愛生命。再來說游輪游船遇到海難,臺風,碰焦,沉船事件的發生。估計大家都會聯想到著名影片《泰坦尼克號》,當游輪碰焦時,倉地部碰壞,大量海水一涌而進,倉內水位會慢慢升高,倉內水進滿之后,游輪會慢慢沉默大海。這樣的事例帶給我們的損失可是汽車事故傷亡人數的數百倍,是慘重的,悲痛的,多少鮮活生命就這樣不幸遇難,父母給我們生命,母親讓我們住了十個月世界最豪華的房子,我們還沒有報答孝盡父母,留下親人以淚洗面,徒增傷感。
方法使用
這種新方法《汽車游輪船倉內水中吸氧浮出逃生救命器》,外形像一個胸前挎包,掛在脖上系在腰間,包和救生圈尼龍外套的厚度2.8公分,寬度30公分,長度1米,重量1.2公斤,裝有鋼瓶的胸前寬度32公分,高度25公分,厚度8公分,逃生救命器胸前總厚度11.8公分,因為設計圖時依據測量最小的車船游輪倉內窗高度采集數據,為了逃生隨帶方便。逃生救命器的鋼瓶設計成微型不銹鋼瓶3個并連,車船游輪倉內最小的窗高度35公分,寬度55公分以上,人體肩寬在48-52之間,人體前胸后背之間20公分,逃生救命器和人體的總厚度31.8公分,總重量5.8 公斤,這樣理論實踐可以選擇從35X55的窗里逃生,逃生時最佳選擇大窗,包內裝有直徑8公分,長度25公分,重量1.1公斤3個微型不銹鋼吸氧瓶,每個瓶裝氧氣容量0.8升,可在十米水深續氧十分鐘,三瓶氧氣能在水中呼吸30分鐘,有這30分鐘對于溺水人員逃生何其珍貴。三個不銹鋼吸氧瓶出口連接在一起,瓶上端有大閥門控制,大閥門上有防水氧氣壓力表減壓閥進出氣口,進氣口是加氣的,出氣口是吸氧的,出氣口連接一個水氣分離閥,經過水氣分離氧氣流向氧氣管進入吸氧面罩。
假設車船游輪水中遇難時,一定要保持鎮靜,在第一時間穿上水中逃生救命器,穿戴只需要八秒時間,逃生救命器兩頭有卡扣,系在腰間卡扣結合,前面邊有松緊環,掛在脖子上,能在車船游輪水中遇難漂浮沉沒過程中把握這一分一秒,逃生幾率將會大幅增加。倘若在沉沒水中前不幸沒有逃生,采用新方法水中逃生救命器,在水量已到達頸部阻礙呼吸時,可打開逃生救命器吸氧大閥門,戴上吸氧面罩,這樣一來就有性命攸關寶貴自救時間30分鐘,可在水中摸著物體慢慢向車船倉外爬行,包內裝有2個不銹鋼直徑5公分,長度25公分,0.65公斤重鋼瓶,是給救生圈充氣瓶,兩個瓶口連接在一起,瓶口上有個小閥門控制,閥門上有防水壓力表減壓閥進出氣口,進氣口是加氣的,出氣口是給逃生救命圈充氣的,由管子連接到救生圈進氣口,氣體壓力設計剛夠給逃生救命圈充氣,當確定爬出車船游輪倉外,打開逃生救命器上的小閥門,自動向救生圈充氣,此時只需晃動四肢,充氣量的多少會慢慢的把人員浮出水面,生命得到自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金成,未經劉金成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63291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以旋轉陽極靶材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曝光方法以及曝光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