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硫化鈉多效蒸發系統的增產節能技改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617159.0 | 申請日: | 2019-07-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4964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26 |
| 發明(設計)人: | 俞天翔;彭德其;俞天蘭;俞秀民;周艷明;于華利;周舒潔;彭雪松;吳金香;張治坤;吳星;馮修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龍基節能裝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1/26 | 分類號: | B01D1/26;B01D1/00;B01D1/22;B01D1/30;C01B17/3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20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效蒸發系統 單效蒸發器 蒸發水量 末尾 料液 逆流多效蒸發 蒸發濃縮裝置 高位閃蒸罐 降膜蒸發器 自動清洗式 產品要求 單位產品 硫化鈉 總能耗 產能 多效 熱泵 順流 出口 節能 增產 投資 | ||
一種硫化鈉多效蒸發系統的增產節能技改方法及裝置,新增加自動清洗式降膜蒸發器?熱泵的蒸發濃縮裝置,使進入現多效蒸發系統的料液濃度從5%左右提高到10%~15%,蒸發水量減少54%~70%。現順流多效改為新逆流多效蒸發,出口濃度由目前20%左右提高到40%~44%。末尾單效蒸發器的出口濃度調低為57%左右,料液進入新添加的高位閃蒸罐進一步蒸發濃縮降溫達到產品要求;末尾單效蒸發器的蒸發水量分別減少78%~86%。這種技改方法及裝置能夠提高整體產能120%~223%,降低單位產品總能耗58%~66%,相對新建同等規模擴能生產線的裝備費投資能夠減少65%~75%。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硫化鈉多效蒸發系統的增產節能技改方法及裝置,涉及初始料液濃度低、產品要求終點濃度高的硫化鈉現多效順流蒸發生產系統,針對其產能低、能耗高的問題,提供一種能夠顯著增加產能、大幅度降低單位產品能耗、投資少的增產節能技改新技術。
背景技術
國內硫化鈉生產行業的蒸發生產系統通常采用基本工藝:5%左右的稀溶液,經過150℃左右飽和蒸汽加熱的順流多效、強制循環蒸發,濃縮到20%左右。再用180℃左右飽和蒸汽的單效強制循環蒸發器濃縮到60%后降溫結片形成產品。2018年10月的某國有企業生產統計數據是:產品硫化堿(含硫化鈉60%,水40%)產量1487.7噸,蒸汽總消耗量15728.20噸,每噸硫化堿產品的蒸汽消耗量為10.567噸,其蒸發工藝能耗很高。
蒸發全系統的總脫水量為16364.4噸,蒸發每噸水的蒸汽消耗量平均為0.96噸;其中四效蒸發的蒸汽消耗量為7522.4噸。脫水量為13389.3噸,蒸發每噸水的蒸汽消耗量為0.56噸。
但是,末尾單效蒸發的蒸汽消耗量為8127.7噸,脫水量只有2975.1噸,蒸發每噸水的蒸汽消耗量高達為2.73噸,幾乎是四效蒸發的汽水比五倍。因此,降低末尾單效蒸發能耗成為整個硫化鈉蒸發生產節能降耗的焦點。
該企業將末尾單效蒸發工藝嘗試改為雙效(第五效和第六效)蒸發工藝希望達到大幅度降低蒸汽消耗。但是,蒸發器循環泵運行不到一周就被循環母液中結晶的晶體磨損損壞,無法繼續。為此,提出一種硫化鈉多效蒸發系統的增產節能技改方法及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種硫化鈉多效蒸發系統的增產節能技改方法及裝置,針對現多效順流蒸發系統的進料濃度低、蒸汽消耗高、產能低等問題,提出增加自動清洗式降膜蒸發器的熱泵蒸發的預濃縮裝置和末尾單效后的閃蒸裝置,同時將現多效順流為多效逆流蒸發系統,成倍提高多效蒸發的出口濃度和減少末尾單效的蒸發水量,從而達到顯著提高產能、大幅度降低蒸發能耗總費用和技改裝備投資較少的目的。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硫化鈉多效蒸發系統的增產節能技改方法及裝置是:新工藝為5%左右的料液先進入新增加的預濃縮熱泵蒸發裝置,達到10%~15%的濃度后再進入現有三效或四效由順流方式改為逆流方式的多效蒸發系統,出口濃度由目前的20%左右分別提高到40%~44%。然后到末尾單效蒸發器進行蒸發,其出口濃度由60%調低為57%左右;蒸發后物料排放到高位閃蒸罐,進行真空閃蒸,濃縮達到產品要求的濃度6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龍基節能裝備有限公司,未經浙江龍基節能裝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61715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環保的濃鹽水處理裝置
- 下一篇:合成二丙酮醇的連續反應精餾裝備及其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