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空氣調節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609849.1 | 申請日: | 2015-04-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30759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5 |
| 發明(設計)人: | 文圣國;宋星宇;黃星鎮 | 申請(專利權)人: | LG電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24F1/0007 | 分類號: | F24F1/0007;F24F13/10 |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崔炳哲;向勇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空氣 調節器 | ||
本發明涉及空氣調節器,包括:外殼,形成有空氣吸入口;送風裝置,配置于上述外殼的內部,包括鼓風機,并具有排出由上述鼓風機吸入的空氣的排出口;熱交換器,配置在上述空氣吸入口和上述送風裝置之間;以及排出單元,具有:吸入口,吸入從上述排出口排出的空氣;內部流路;以及排出格柵部,將通過上述內部流路的空氣向外部排出,上述排出單元包括第一排出單元和第二排出單元,上述第一排出單元和上述第二排出單元在左右方向上隔開,并沿垂直方向彼此平行配置,上述外殼包括位于上側的頂蓋和位于下側的底座,在上述第一排出單元和上述第二排出單元之間配置中央本體,上述中央本體劃分上述第一排出單元和上述第二排出單元。
本申請是申請日為2015年04月15日、申請號為201510176924.1、發明名稱為“排出單元及具有排出單元的空氣調節器”的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排出單元及具有排出單元的空氣調節器,尤其涉及由多個部件的結合體構成的排出單元及具有上述排出單元的空氣調節器。
背景技術
空氣調節器為吸入空氣,并在改變溫度、濕度及清潔度等之后向外部排出的設備。
本發明可包括:制冷器或制熱器,用于改變室內的溫度;加濕器或除濕器,能夠與改變室內的濕度;以及空氣凈化器,用于改變室內的清潔度。
空氣調節器可包括:空調單元,用于改變空氣的溫度、濕度及清潔度等;以及送風裝置,用于使空氣向空調單元流動。
空調單元可以為熱交換器或過濾器。
可在空氣調節器設有集管或擴散器等排出本體,而在空氣調節器的內部改變溫度、濕度及清潔度中的至少一個的空氣可通過排出主體向外部排出。
排出單元能夠以可升降或可旋轉的方式設置。
在韓國登錄特許公報KR10-1340526B1(2013年12月11日公告)中公開了以能夠旋轉的方式配置有集管的空氣調節器。
現有技術的空氣調節器的集管具有因形成外周圍的集管主框架由圓筒形狀的多個部件構成,因而在排出格柵部的形狀或大小方面伴隨著很多制約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夠更自由地制作排出格柵部的大小或形狀的排出單元及具有上述排出單元的空氣調節器。
本發明的排出單元設置于空氣調節器,用于引導在空氣調節器的內部進行了調節的空氣向外部排出,上述排出單元包括:第一外體,具有排出格柵部,第二外體,與上述第一外體的一側相結合,第三外體,與上述第一外體的另一側相結合,并與上述第二外體相結合,第一內導件,形成有與上述排出格柵部相向的內開口部,以及第二內導件,與第一內導件相結合,并與上述第一內導件一同形成內部流路;上述第一外體、第二外體和第三外體結合成中空圓筒形狀。
上述第一外體、第二外體及第三外體的剖面形狀可分別為弧狀。
本發明還可包括下部環,上述下部環與上述第一內導件和第二內導件中的至少一個相緊固。
本發明還可包括齒輪部件,上述齒輪部件與上述下部環相緊固,在上述齒輪部件的外周圍形成有齒輪。
可在上述第一外體、第二外體及第三外體中的至少一個形成有插入槽,上述第一內導件和第二內導件中的一個以插入的方式夾在上述插入槽。
本發明還可包括至少一個風向調節部件,上述至少一個風向調節部件以能夠旋轉的方式與上述第一內導件相連接。
上述第一內導件可包括前流路部,上述前流路部在上述前流路部的內部形成有上述內開口部,上述風向調節部件以能夠旋轉的方式與上述前流路部相連接。
可在上述第一外體形成有插入槽,上述前流路部的前端部以插入的方式夾在上述插入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LG電子株式會社,未經LG電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60984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除霜空調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空氣調節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