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事件監控方法、系統、計算機設備和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604037.8 | 申請日: | 2019-07-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44563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9 |
| 發明(設計)人: | 逯義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壹賬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41/06 | 分類號: | H04L41/06;H04L41/0631;H04L41/14;H04L67/55;H04L43/16 |
| 代理公司: |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陳小娜 |
| 地址: | 518052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事件 監控 方法 系統 計算機 設備 存儲 介質 | ||
本申請涉及異常監控的一種事件監控方法、系統、計算機設備和存儲介質。該方法包括:獲取被監控服務器集群中事件庫存儲的事件處理信息,事件處理信息基于應用服務器對事件請求進行處理產生,通過事件分析模型對事件處理信息進行分析得到分析結果,當分析結果中存在超過預設閾值的數據指標值時,根據異常指標值和分析結果生成對應的異常信息和事件記錄信息;獲取預置的接口映射表,根據用戶標識獲取已綁定的平臺應用標識;根據平臺應用標識調用對應的平臺應用接口,通過平臺應用接口將異常信息和事件記錄信息推送至事件標識對應的用戶終端。采用本方法能夠準確有效地對事件處理信息進行監控和分析,以有效提高事件監控的效率和準確率。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計算機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異常監控的一種事件監控方法、系統、計算機設備和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已經越來越離不開互聯網,會在互聯網中發起大量事件請求、事件處理等數據操作,許多網絡系統無時無刻都在產生著大量事件。對互聯網環境下的海量事件的實時處理、捕獲和實時分析監控成為當下十分重要的信息技術研究領域。
傳統的事件監控方式中,通常是利用統一的監控工具對異常事件進行監控,例如內存狀況、網絡狀況、業務處理邏輯、端口監視以及日志監視等事件。而對于其中包含的異常事件的記錄信息內容較少,對異常事件的警示信息較為籠統,從而無法有效地獲悉異常事件的具體信息,導致事件的監控效率較低。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能夠準確有效地對事件處理信息進行監控和分析,以有效提高事件監控的效率和準確率的事件監控方法、系統、計算機設備和存儲介質。
一種事件監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獲取被監控服務器集群中事件庫存儲的事件處理信息,所述事件處理信息基于應用服務器對用戶終端發送的事件請求進行處理產生,所述事件處理信息包括用戶標識和事件類型;
根據所述事件類型獲取預設的事件分析模型,通過所述事件分析模型對所述事件處理信息進行分析,得到對應的分析結果,所述分析結果中包括多個數據指標值;
當所述分析結果中存在超過預設閾值的數據指標值時,將超過預設閾值的數據指標值確定為異常指標值,并根據異常指標值和所述分析結果生成對應的異常信息和事件記錄信息;
獲取預置的接口映射表,根據所述用戶標識獲取已綁定的平臺應用標識;
根據所述平臺應用標識調用對應的平臺應用接口,通過所述平臺應用接口將所述異常信息和所述事件記錄信息推送至所述用戶標識對應的用戶終端。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事件分析模型包括多個決策節點,所述通過所述事件分析模型對所述事件處理信息進行分析的步驟還包括:通過所述事件分析模型對所述事件處理信息的處理節點信息進行遍歷;根據所述事件分析模型的多個決策節點分別計算所述處理節點信息的多維度指標值;根據所述多維度指標值計算所述事件處理信息的異常指標值;根據所述多維度指標值和所述異常指標值生成所述事件處理信息對應的分析結果。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方法還包括:獲取所述用戶標識對應的目標分享社區,根據所述目標分享社區獲取綁定的目標平臺應用標識;獲取預設的接口映射表,根據所述目標平臺應用標識獲取對應的接口標識;根據所述接口標識調用對應的目標平臺應用接口,通過所述目標平臺應用接口將所述異常信息推送至所述用戶標識對應的用戶終端。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方法還包括:獲取預設的可視化模型,通過所述可視化模型將所述異常信息和所述事件記錄信息轉換為對應的可視化異常數據值;根據事件類型獲取預設的集成函數,通過所述集成函數將所述可視化異常數據值集成對應的視圖數據;通過所述目標平臺應用接口將可視化異常數據推送至對應的用戶終端。
一種事件監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壹賬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壹賬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60403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