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提升旱稻抗旱能力的功能旱稻生物技術育種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599200.6 | 申請日: | 2019-07-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2574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20 |
| 發明(設計)人: | 何登驥;其他發明人請求不公開姓名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匯鑫云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重慶歸勝農業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何登驥 |
| 主分類號: | C12N15/87 | 分類號: | C12N15/87;A01G22/22;A01H1/02;A01H5/10;A01H6/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圓嘉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 地址: | 401320 重慶市***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供體 抗旱能力 新品種 母體 生物技術育種 茅草 遠緣雜交 水稻 種子種植 新品系 幼苗 培育 口味 生長 種植 | ||
1.一種提升旱稻抗旱能力的功能旱稻生物技術育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驟:
S1:提取巴茅草的DNA,將巴茅草的DNA導入旱稻新品種86-76;
S2:收集步驟S1中旱稻新品種86-76種子種植培育作為供體;
S3:提取供體的DNA;
S4:將供體的DNA導入湘晚秈17號水稻母體;
S5:收集步驟S4湘晚秈17號水稻母體的遠緣雜交種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提升旱稻抗旱能力的功能旱稻生物技術育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3包括下述步驟:
S31:稱取供體幼苗的第一至第四個嫩葉0.2g,去除表面的DNA污染,置于研缽中與液氮共研成細粉;
S32:將供體細粉轉入2ml離心管中,立即加入1000μl預熱至65℃的CTAB抽提液,于65℃溫育30min,然后常溫混勻;
S33:放至室溫,加入1000μl氯仿/異戊醇抽提勻漿液,使充分混合,于4℃在離心機上以10000r/min轉速離心5min;
S34:將上清液轉移至新的離心管中,加入1/10體積的65℃的CTAB/NaCl溶液,充分混勻;
S35:再次加入1000μl的氯仿/異戊醇,充分混合,于4℃在離心機上以10000r/min離心5min,抽提至上清液澄清;
S36:將上清液轉移至新的離心管中,加入1000μl CTAB沉淀液,混勻,室溫放置15min后,于4℃10000r/min離心5min,棄上清;
S37:加入200μl的高鹽TE緩沖液和2μlRNaseA儲備液重懸沉淀,于37℃溫育30min;
S38:加入2000μl預冷的無水乙醇,混勻,于4℃在離心機上以10000r/min離心15min;
S39:將沉淀用70%乙醇清洗兩次后,晾干,加入50μlTE溶解沉淀。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提升旱稻抗旱能力的功能旱稻生物技術育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4還包括下述步驟:
S41:在母體水稻開花后3小時,將穎殼剪掉三分之一;
S42:去掉穎殼內雄花和已經開過的或未開過的花朵,保留正在開的花朵;
S43:將供體DNA導入穎殼內,然后套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提升旱稻抗旱能力的功能旱稻生物技術育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5后還包括步驟S6,將步驟S5中收集的遠緣雜交種子選育七代后獲得生長穩定的新品系種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匯鑫云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重慶歸勝農業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何登驥,未經重慶匯鑫云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重慶歸勝農業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何登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599200.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