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聚羧酸減水劑聚合反應釜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598832.0 | 申請日: | 2019-07-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3278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15 |
| 發明(設計)人: | 張家如;傅曹輝;朱國泉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森普新型材料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19/18 | 分類號: | B01J19/18;B01J19/00 |
| 代理公司: | 六安眾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23 | 代理人: | 魯曉瑞 |
| 地址: | 237200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側軸桿 軸桿 釜體側壁 環形水 體內 釜體 聚羧酸減水劑 聚合反應釜 出水管 減水劑 進水管 攪拌均勻度 端部連接 釜體內壁 弧形攪桿 上下兩端 生產效率 溫度保持 旋轉軸承 主軸電機 上端 降溫液 攪拌桿 軸承架 側軸 排出 聚合 電機 穿過 生產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聚羧酸減水劑聚合反應釜,包括釜體,釜體內設有軸桿,軸桿通過軸承架連接釜體底表面,軸桿上端主軸電機,軸桿上固定連接攪拌桿,釜體側壁的上下兩端設有側軸桿,側軸桿與釜體側壁通過旋轉軸承連接,側軸桿位于釜體內的端部固定連接弧形攪桿,側軸桿位于釜體外的端部連接側軸電機,釜體內壁位于上下兩個側軸桿之間設有環形水壁,環形水壁分別通過進水管和出水管穿過釜體側壁;本發明提高了攪拌均勻度,使得原料聚合完全,提高減水劑的生產質量;通過進水管向環形水壁中持續的添加降溫液,并通過出水管循壞排出,降低釜體內的溫度,使得釜體內的溫度保持原料最佳反應的溫度,提高減水劑的生產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減水劑生產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聚羧酸減水劑聚合反應釜。
背景技術
聚羧酸減水劑是一種高性能減水劑,是水泥混凝土運用中的一種水泥分散劑,聚羧酸減水劑是把多種原料放到反應釜中充分攪拌進行反應制備而成,反應釜中的原料在進行反應的時候需要不停的攪拌,使之能夠充分反應,目前的反應釜的攪拌多為單攪拌,而且為平面旋轉攪拌,在攪拌的過程中原料會在中部形成漩渦,使得邊部的原料攪拌不到,使得攪拌不均勻,造成局部出現聚合不完全的現象,降低聚羧酸減水劑的質量,嚴重影響聚羧酸減水劑的生產效益,并且原料坐在反應釜中反應時會產生大量的熱量,無法及時排出,難以保持反應釜中原料反應所需的最佳溫度,從而降低減水劑的生產效率,降低產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聚羧酸減水劑聚合反應釜,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攪拌不均勻,局部聚合不完全,聚合反應產生的大量熱無法及時排除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聚羧酸減水劑聚合反應釜,包括釜體、位于釜體上端面的進料口A和進料口B和位于釜體下端面的出料口,所述釜體固定連接支架,所述釜體內設有軸桿,所述軸桿一端通過軸承架連接釜體底表面,所述軸桿另一端穿過釜體上端面連接主軸電機,所述軸桿上固定連接攪拌桿,所述釜體側壁的上下兩端設有側軸桿,所述側軸桿與釜體側壁通過旋轉軸承連接,所述側軸桿位于釜體內的端部固定連接弧形攪桿,所述側軸桿位于釜體外的端部連接側軸電機,所述釜體內壁位于上下兩個側軸桿之間設有環形水壁,所述環形水壁分別通過進水管和出水管穿過釜體側壁。
優選的,所述軸承架包括軸套和軸架,所述軸架由平板和固定于平板四角的支撐桿,所述軸套設于平板中部并與平板固定連接,通過支撐桿與釜體底部固定連接,并通過支撐桿之間的間隙使得在攪拌時原料可以流通。
優選的,所述支撐桿傾斜設置,提高支撐桿之間的間隙,進而提高原料的流通性。
優選的,所述的環形水壁內設有螺旋曲板,通過螺旋曲板把環形水壁形成一個連續的通道延長降溫液的流通時間,提高降溫效率。
優選的,所述環形水壁內側壁設有等間隔的立板,通過立板減輕原料水平旋轉力,降低對環形水壁的破壞。
優選的,所述立板的寬度為15-30mm。
優選的,所述攪拌桿的端部連接曲桿,所述曲桿與弧形攪桿的彎曲方向相對,提高攪拌均勻度,減少原料的離心率,減輕對釜體內壁的破壞。
與傳統技術相比,本發明產生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通過側軸電機帶動側軸桿旋轉進而帶動弧形攪桿旋轉,通過弧形攪拌垂直方向攪拌降低主軸旋轉中原料形成的漩渦,并且可以降低原料水平旋轉對釜體內壁造成的磨損破壞,提高了攪拌均勻度,使得原料聚合完全,提高減水劑的生產質量;通過進水管向環形水壁中持續的添加降溫液,并通過出水管循壞排出,降低釜體內的溫度,使得釜體內的溫度保持原料最佳反應的溫度,提高減水劑的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軸承架結構立體圖;
圖3為本發明的環形水壁平面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森普新型材料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森普新型材料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59883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