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鐵芯加工設備及相應的鐵芯加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596978.1 | 申請日: | 2019-07-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3357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15 |
| 發明(設計)人: | 汪永枝;林志鴻;龔倫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東洋旺和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49/00 | 分類號: | H01H49/00;H01F41/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宏德雨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526 | 代理人: | 李捷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鐵芯 半成品 鐵芯加工設備 機械手系統 扁形線材 沖壓成型 主模 加工 坯料 毛刺 切斷裝置 三次沖壓 生產效率 矯正輪 送料輪 腔內 線架 成型 矯正 自動化 封閉 | ||
1.一種鐵芯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用于將橫截面為矩形狀的扁形線材截斷并加工成鐵芯成品,所述鐵芯成品包括中間的桿部以及位于所述桿部兩端的頭部和尾部,所述鐵芯加工設備包括:
多個矯正輪,包括矯正槽,所述扁形線材在兩個所述矯正輪的矯正槽之間穿過,以對所述扁形線材的形狀進行矯正;
切斷裝置,用于切斷矯正后的所述扁形線材,以成型為鐵芯坯料;
第一主模,包括用于將所述鐵芯坯料成型為具有第一尾部半成品的第一鐵芯半成品的第一型腔;
第一沖模,對接在所述第一主模的一側,用于對所述第一型腔內的所述鐵芯坯料進行沖壓以成型為所述第一鐵芯半成品;
第二主模,包括用于將所述第一鐵芯半成品成型為具有頭部半成品的第二鐵芯半成品的第二型腔;
第二沖模,對接在所述第二主模的一側,用于對所述第二型腔內的所述第一鐵芯半成品進行沖壓以成型為所述第二鐵芯半成品;
第三主模,包括用于將所述第二鐵芯半成品成型為所述鐵芯成品的第三型腔;
第三沖模,對接在所述第三主模的一側,用于對所述第三型腔內的所述第二鐵芯半成品進行沖壓以成型為所述鐵芯成品;以及
機械手系統,用于將加工過程中的鐵芯在所述切斷裝置、所述第一主模、所述第二主模以及所述第三主模之間進行運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芯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模包括第一主體件、第一模芯體、調節體以及第一頂針;
所述第一主體件包括第一設置槽,所述第一設置槽的一端為第一槽口,另一端連通有用于設置所述第一頂針的第一通孔;
所述第一模芯體可拆卸的過盈設置在所述第一設置槽內靠近所述第一槽口的一端,所述調節體可拆卸的間隙設置在所述第一設置槽內靠近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所述第一型腔設置在所述第一模芯體內,所述調節體上設置有對接孔,所述對接孔與所述第一通孔連通且延伸方向一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鐵芯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接孔的橫截面與所述第一通孔的橫截面形狀大小一致,所述第一型腔包括用于成型第一桿部半成品的第一桿腔和用于成型第一尾部半成品的第一尾腔,所述第一桿腔遠離所述第一尾腔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槽口連通,所述第一尾腔遠離所述第一桿腔的一端與所述對接孔連通,所述第一桿腔的橫截面與所述鐵芯坯料的橫截面形狀大小一致;
所述第一頂針包括位于靠近所述第一模芯體一端的第一頂出段以及另一端的導向段,所述第一頂出段的橫截面與所述第一尾腔的橫截面形狀大小一致,所述導向段的橫截面與所述對接孔的橫截面形狀大小一致,所述導向段的橫截面長寬大于所述第一頂出段的橫截面長寬;
所述第一頂針在滑動軌跡上包括初始位和頂出位,當所述第一頂針位于所述初始位或所述頂出位時,所述第一頂出段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尾腔內,另一端與所述第一尾腔相距設定距離,所述導向段的一端位于所述對接孔內,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內;
所述第一沖模包括用于沖壓所述鐵芯坯料的第一沖針,所述第一沖針的橫截面長寬小于所述第一桿腔的橫截面長寬。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鐵芯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設置槽為貫穿所述第一主體件的通槽,在所述第一設置槽內的一端可拆卸的設置有第一分體塊,所述第一通孔設置在所述第一分體塊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芯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模包括第二主體件、第二模芯體、第三模芯體、第四模芯體以及第二頂針;
所述第二主體件包括第二設置槽,所述第二設置槽的一端為第二槽口,另一端連通有用于設置所述第二頂針的第二通孔;
所述第二模芯體可拆卸的過盈設置在所述第二設置槽內靠近所述第二槽口的一端,所述第四模芯體可拆卸的過盈設置在所述第二設置槽內靠近所述第二通孔的一端,所述第三模芯體可拆卸的過盈設置在所述第二設置槽內且位于所述第二模芯體和所述第四模芯體之間,所述第二型腔包括用于成型頭部半成品的第一頭腔、用于成型第二桿部半成品的第二桿腔和用于成型第二尾部半成品的第二尾腔,所述第一頭腔設置在所述第二模芯體上,所述第二桿腔設置在所述第三模芯體上,所述第二尾腔設置在所述第四模芯體上,所述第一頭腔和所述第二尾腔分別連通在所述第二桿腔的兩端,所述第二通孔連通在所述第二尾腔遠離所述第二桿腔的一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東洋旺和實業有限公司,未經深圳東洋旺和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596978.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繼電器外殼位置調整機構
- 下一篇:一種小體積高耐壓電磁繼電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