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單原子Ru基氨合成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596231.6 | 申請日: | 2019-07-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2523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秀云;李玲玲;江莉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J29/44 | 分類號: | B01J29/44;B01J37/30;B01J37/34;C01C1/04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學俊 |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閩***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單原子 制備 催化劑 基氨合成催化劑 氨合成 離子交換法制 催化劑材料 催化劑制備 離子交換法 工業應用 熱穩定性 溫和條件 原子形式 貴金屬 單模 微波 合成 | ||
本發明屬于催化劑材料制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單原子Ru基氨合成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采用微波單模結合離子交換法制備了單原子Ru/H?ZSM?5 SAC催化劑,與直接以離子交換法合成的Ru/H?ZSM?5催化劑相比,本發明制備的單原子Ru/H?ZSM?5 SAC催化劑中的Ru以原子形式分散在H?ZSM?5載體上,在溫和條件下具有較高的氨合成活性和熱穩定性,大大提高了Ru原子的利用率。而且該催化劑制備方法簡單,貴金屬Ru含量低,催化劑的機械強度較大,因此在氨合成反應中表現出良好的工業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催化劑材料制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單原子Ru基溫和條件下氨合成催化劑的制備。
背景技術
氨作為化肥,硝酸和其他含氮化學品的基礎原料,是維持人類生活的重要化工基礎原料。同時,氨也是新能源的重要載體,工業氨合成以Fe為催化劑的Haber-Bosch工藝在高溫(500-600 ℃)和高壓(10.0~28.0 MPa)下才能進行,較高的溫度和壓力導致了較大的能耗。近幾十年來,國內外的研究者一直致力于開發溫和條件下(<400 oC,2 MPa)氨合成催化劑。而釕基氨合成催化劑在低溫低壓下即具有高活性,被譽為繼鐵基催化劑之后的第二代氨合成催化劑,所以大量研究者對釕基氨合成催化劑展開了廣泛的研究。近年來,雖然釕基催化劑受到了大量研究,但是由于貴金屬釕價格昂貴,易燒結,利用率低限制了釕在氨合成反應中的實際應用。
目前報道的Ru基氨合成催化劑都是N2首先解離,然后再逐步加氫生成NH3, 該反應機理由于N2的解離需要的能壘非常大(945 kJ/mol),導致合成氨反應需要高溫和高壓。我們首次通過合成單原子Ru,使得N2不再直接解離,而是加氫生成N2H2,再逐步加氫釋放NH3,從而打破了傳統合成氨反應過程N2解離需要高能壘的瓶頸,最終實現在溫和條件下(<400℃和1 MPa)有較高的氨合成反應速率,使得金屬釕利用率大大提高,所以單原子釕基催化劑有較強的工業應用前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溫和條件下,呈現原子分散的Ru基氨合成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和應用,該催化劑貴金屬Ru含量低,提高了Ru原子在氨合成反應過程中的利用率,降低了反應過程中的高能耗。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單原子Ru基氨合成催化劑的主要成分包括H-ZSM-5分子篩載體以及負載在該載體上的貴金屬Ru,Ru在載體上以單原子形式分散。
所述的單原子Ru基氨合成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H-ZSM-5載體的預處理:將H-ZSM-5在馬弗爐中焙燒去除模板劑后,再真空干燥除去孔道內的水和有機物。
(2)催化劑的制備:將處理后的H-ZSM-5分散在去離子水中,室溫微波攪拌20-40min,加入Ru離子溶液,升溫至50-80 ℃,微波攪拌2-5 h后降溫老化1-3 h。然后離心洗滌,于50-80 ℃真空干燥過夜,再轉移到馬弗爐中于400-600 ℃焙燒。
其中,使用的 Ru的前驅體類型分別為:三氯化釕、醋酸釕、或亞硝酰基硝酸釕中的任意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
其中,Ru在載體H-ZSM-5上的負載量為0.01-0.2 wt.%。
制得的單原子Ru基氨合成催化劑可用于溫和條件下催化氨合成反應。
本發明的顯著優點在于:
1.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單原子Ru基氨合成催化劑,首次應用于溫和條件下催化氨合成反應,且具有優異的氨合成反應性能,大大提高了貴金屬Ru的利用率,為單原子Ru基催化劑在氨合成反應的應用提供了新方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州大學,未經福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59623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