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改性復合膠黏劑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593266.4 | 申請日: | 2019-07-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2835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27 |
| 發明(設計)人: | 周佳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著(杭州)知識產權運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J175/04 | 分類號: | C09J175/04;C09J11/04;C09J11/06;C09J11/08;C08G18/64;C08G18/66;C08G18/48;C08G18/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陳娟 |
| 地址: | 311115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瓶窯鎮瓶倉***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膠黏劑 改性復合 鄰苯二甲酸二辛脂 膠合 改性聚氨酯 固化劑 殼聚糖 丙酮 制備 原料制備 粘結物質 制備改性 組分混合 聚氨酯 醛物質 重量份 改性 涂飾 復合 引入 | ||
1.一種改性復合膠黏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改性聚氨酯40-50份、固化劑50-60份、丙酮15-20份、填料30-36份、殼聚糖3-5份、鄰苯二甲酸二辛脂1-2份;
所述改性復合膠黏劑由如下步驟制備而成:
步驟S1、將丙酮添加到反應釜中,開啟攪拌,攪拌速度設為300r/min,升溫至42-48℃,向里添加固化劑和殼聚糖,攪拌10-12min,得到甲組分;
步驟S2、將填料加入改性聚氨酯中,300r/min攪拌混合18-20min,得到乙組分;
步驟S3、將甲組分和乙組分混合,300r/min攪拌5-7min,再加入鄰苯二甲酸二辛脂,提高攪拌速度至450r/min,繼續攪拌26-28min,制得改性復合膠黏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性復合膠黏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劑包括硫酸鋁銨、硫酸鎂、氯化銨,硫酸鋁銨、硫酸鎂、氯化銨按照質量之比為10:0.8-1:16-20混合;所述硫酸鋁銨、硫酸鎂、氯化銨均為納米級粉末,尺寸為10-100n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性復合膠黏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為納米二氧化鈦、納米纖維素、玄武巖纖維按照質量之比為1:0.5-0.6:0.1-0.2混合制成;所述納米二氧化鈦、納米纖維素、玄武巖纖維均為納米級粉末,粒徑為15-120n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性復合膠黏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氨酯由如下方法制備:
(1)將脫脂毛栗粉和蒸餾水以1:20的比例混合,升溫至55℃,用1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9.5-9.8,攪拌反應3h,離心,取上清液,再在50℃下用1mol/L的鹽酸溶液調節pH值至4.2-4.5,攪拌6min,再用1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調節至中性,制得毛栗蛋白液,備用;
(2)在配有溫度計、冷凝裝置、攪拌器的分體式四口反應燒瓶中,放置120mL丙酮,先加入10.3g聚乙二醇,將混合液升溫至103-106℃,在103-106℃下真空脫水4h;
(3)體系降溫至50℃,開啟攪拌器,100r/min勻速攪拌,在攪拌的過程中加入6.7g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再加入1-2滴二丁基二月桂酸錫,升溫至68℃,恒溫攪拌反應66min;
(4)繼續向體系加入11.6g的2,2-二羥甲基丙酸,升溫至78℃攪拌反應3h,降溫至60℃,加入1.2g三乙胺,攪拌30min;
(5)將體系移至冰水浴中,采用恒壓滴液漏斗將35mL毛栗蛋白液滴入,控制滴加時間為45-50min,滴完后高速攪拌反應70min,將合成產物采用丙酮洗滌以除去未反應的單體,得到改性聚氨酯。
5.一種改性復合膠黏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1、將丙酮添加到反應釜中,開啟攪拌,攪拌速度設為300r/min,升溫至42-48℃,向里添加固化劑和殼聚糖,攪拌10-12min,得到甲組分;
步驟S2、將填料加入改性聚氨酯中,300r/min攪拌混合18-20min,得到乙組分;
步驟S3、將甲組分和乙組分混合,300r/min攪拌5-7min,再加入鄰苯二甲酸二辛脂,提高攪拌速度至450r/min,繼續攪拌26-28min,制得改性復合膠黏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著(杭州)知識產權運營有限公司,未經中著(杭州)知識產權運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593266.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