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工程機械鐵路行駛輔助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593246.7 | 申請日: | 2019-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2521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5 |
| 發明(設計)人: | 劉同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同宇 |
| 主分類號: | B66F7/08 | 分類號: | B66F7/08;B66F7/2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2500 山東省濰坊市青***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工程機械 鐵路 行駛 輔助 裝置 | ||
一種工程機械鐵路行駛輔助裝置,包括:機架,其前端和后端兩側之下部分別旋轉安裝有若干軌道輪;兩個液壓馬達,與軌道輪傳動連接;以及四個舉升置,用于托舉挖掘機車架底面或裝載機車橋底面。在所述機架上設置有兩個剎車裝置I和兩個剎車裝置II,用于剎車制動。使用時,可利用挖掘機或裝載機,將所述工程機械鐵路行駛輔助裝置吊放在鐵軌上,再將挖掘機或裝載機行駛至其上部,利用舉升裝置托起挖掘機的車架或裝載機的車橋底面,將挖掘機或裝載機舉升脫離地面。再通過操控所述液壓馬達,驅動所述工程機械鐵路行駛輔助裝置托舉著所述挖掘機或裝載機在鐵軌上行駛,主要適用于鐵路搶修工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工程機械的輔助配置,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內側輪距大于鐵路兩根鐵軌總寬度的挖掘機或裝載等工程機械車輛,在鐵路上行駛的輔助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的挖掘機及裝載機等工程機械不具備在鐵路上行駛的功能,在鐵路因發生山體滑坡及泥石流等災害而造成損壞時,上述工程機械因不具備在鐵路上行駛的功能,所以無法通過鐵路行駛到搶修現場,只能通過公路或鐵路貨車運輸到搶修現場,部分搶修現場不通公路,所以無法通過公路把挖掘機及裝載機等工程機械運輸到搶修現場,只能通過鐵路貨車運輸到搶修現場,而鐵路貨車的運輸存在很多弊端,例如將挖掘機、裝載機及推土機裝于貨車上及從貨車上卸下來操作比較困難,機動靈活性差且成本高,有些鐵路貨車需要在鐵路電路完好的情況下才能行使而,在鐵路因發生山體滑坡及泥石流等災害而造成損壞時,往往鐵路電路也會遭到損壞,限制了鐵路貨車的使用。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可以使挖掘機和裝載機等工程機械,利用自身的液壓系統和動力系統,通過鐵路行駛到搶修現場的一種工程機械鐵路行駛輔助裝置。
本發明克服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工程機械鐵路行駛輔助裝置,包括:
機架1,其前端和后端兩側之下部分別旋轉安裝有若干軌道輪3,所述兩側軌道輪3的輪距與其所匹配鐵軌的軌距相匹配,所述軌道輪3具有階梯圓柱結構,其外側外圓之直徑小于內側外圓之直徑,適用于在鐵軌上行駛;
兩個液壓馬達2,其分別固定安裝在所述機架1的一端之中部,其輸出軸分別與所述機架1之該端兩側下部的所述軌道輪3傳動連接;以及
四個舉升裝置100,其中兩個所述舉升裝置100分別固定安裝在所述機架1前部之左內側和右內側,另外兩個所述舉升裝置100分別固定安裝在所述機架1后部之左內側和右內側,所述四個舉升裝置100用于托舉挖掘機車架底面或裝載機車橋底面。
進一步的,在所述機架1安裝有所述液壓馬達2的一端之左部和右部,分別旋轉且同軸安裝有主動軸10,所述主動軸10水平且垂直于所述機架1的側面,所述主動軸10的內側端,分別與所述兩個液壓馬達2的輸出軸傳動連接,所述主動軸10的外側端分別位于所述機架1的兩側,且分別同軸固定安裝有所述軌道輪3。
進一步的,在所述機架1沒有安裝所述液壓馬達2的一端水平旋轉安裝有從動軸11,所述從動軸11垂直于所述機架1的側面且貫穿于所述機架1,所述從動軸11的兩端分別位于所述機架1的兩側,且分別同軸固定安裝有所述軌道輪3。
進一步的,在所述機架1上設置有兩個剎車裝置I8,所述剎車裝置I8分別固定安裝在所述機架1上,且分別套裝在所述主動軸10上,并分別與所述主動軸10之外端的所述軌道輪3設置為制動連接,用于行駛時的剎車制動。
進一步的,在所述機架1上設置有兩個剎車裝置II9,所述剎車裝置II9分別固定安裝在所述機架1上,且分別套裝在所述從動軸11上,并分別與所述從動軸11之兩外端的所述軌道輪3設置為制動連接,用于行駛時的剎車制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同宇,未經劉同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59324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注意力機制的單幅雨滴圖像增強方法
- 下一篇:植化素微生物麴菌顆粒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