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移動數據的設備鎖控管理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588737.2 | 申請日: | 2019-07-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35978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4 |
| 發明(設計)人: | 李寧;時洪剛;李鵬;韓廣飛;張博濤;郭連舉;徐寬紅;程旭;關巍;魏力強;邊喆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衡水供電分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5B65/52 | 分類號: | E05B65/52;E05B47/06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新世紀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張杰;徐瑞豐 |
| 地址: | 053000 河北***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移動 數據 設備 管理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移動數據的設備鎖控管理系統,包括安裝于設備開合門上的鎖體、設置在鎖體內的電磁控制模塊、與電磁控制模塊遠程雙向通訊的云端服務器以及與云端服務器雙向通訊的移動開鎖終端;所述移動開鎖終端向電磁控制模塊輸出控制信號;通過機械鑰匙作用鎖體實現鎖閉和開啟功能;所述電磁控制模塊控制機械鑰匙對于鎖體作用力是否有效。本發明系統采用由云端服務器、移動開鎖終端(手機、移動作業終端等)和智能鎖組成建立的立體化管理方式,通過管理員使用終端APP制定任務,云平臺將任務發送至作業人員終端,作業人員通過終端APP操作設備鎖開啟的過程管控,實現對智能鎖從開鎖到閉鎖的全過程管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配電設備控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移動數據的設備鎖控管理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電網的升級發展,城市的建設要求,電纜隧道越來越多的使用在城市建設當中,箱式變電站、配電室、電纜隧道、檢修井等設備具有數量龐大、涉及面廣、可靠性要求高等特點,與桿上設備不同,這些設備一般采用重力防盜。同時還有兩個重要的特點:一、內部為帶電運行的設備;二、內部設備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隨著電力系統對設備可靠性、安全性的要求越來越高,戶外設備的防護措施與電力設備的高度自動化、智能化、現代化嚴重不匹配的問題越發嚴重。
對于戶外設備的保護一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電纜井采用無鎖鑄鐵井蓋進行防護,使用普通撬杠即能打開電纜井蓋。這樣簡陋的防護除了無法對設備進行有效防護外,如果運檢作業人員對工作地點不熟悉,誤入非運檢設備井蓋,將有可能給人身、設備、電網造成安全隱患。
所以,如何提高電纜隧道、箱式變電站、配電室防護措施,確保作業人員進入正確的設備區域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目前重要戶外設備箱體設計時主要采用機械鎖和聯網監控兩種防護措施,均存在一些不足和隱患:
1.作業人員較多,使用頻繁,管理難度大,容易造成鑰匙丟失、錯拿等管理混亂現象。
2.傳統鎖具采用“萬能鑰匙”模式,一把鑰匙可以開多把鎖,安全性較低。
3.有些設備箱體采用電磁門禁管理,成本高且穩定性低,斷電斷網情況下將無法持續工作。
4.有些重要設備采用聯網監控方式,存在技術難度大,設備投資造價大,維護成本高等問題。
5.傳統鎖具的開啟、關閉均為離線模式,無法掌握人員、設備操作過程信息,無法對資產管理做到精細化管理。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移動數據的設備鎖控管理系統,以滿足配電網設備精細化管控和智能化管理需求。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基于移動數據的設備鎖控管理系統,包括安裝于設備開合門上的鎖體、設置在鎖體內的電磁控制模塊、與電磁控制模塊遠程雙向通訊的云端服務器以及與云端服務器雙向通訊的移動開鎖終端;所述移動開鎖終端向電磁控制模塊輸出控制信號;
通過機械鑰匙作用鎖體實現鎖閉和開啟功能;所述電磁控制模塊控制機械鑰匙對于鎖體作用力是否有效。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鎖體包括固定安裝在設備開合門上的鎖殼、固定在鎖殼內的鎖芯、設置在鎖芯內的拉桿、設置在鎖芯一端并位于鎖殼外的鎖舌以及相對應的開設在鎖芯和鎖殼上的鎖孔;
所述拉桿的一端位于鎖芯的鎖孔內,所述拉桿的另一端通過杠桿連桿機構連接鎖舌,通過機械鑰匙在鎖孔處對拉桿的一端施加作用力,拉桿另一端通過杠桿連桿機構推拉鎖舌。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鎖芯開設有位于鎖舌后部用來容納鎖舌的鎖舌容納槽;
所述鎖芯內設置有用來容納拉桿前后滑動的拉桿通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衡水供電分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未經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衡水供電分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58873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