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兩棲多用途高速渡船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588146.5 | 申請日: | 2019-07-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4977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26 |
| 發明(設計)人: | 劉璐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璐 |
| 主分類號: | B60F3/00 | 分類號: | B60F3/00;B63H1/14;B63H25/3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體 浮力板 浮筒 轉向舵 螺旋槳 登陸 車體發動機 大規模制造 車體兩側 車體前部 海上漂浮 進氣管道 可折疊的 密封車體 密封處理 前后設置 尾部設置 中間步驟 主戰坦克 傳統的 折疊的 裝卸板 最大化 作戰 渡船 進氣 近岸 海戰 豎起 車輪 防御 海軍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兩棲多用途高速渡船,包括車體和車輪,車體下部做密封處理;車體的尾部設置有螺旋槳和轉向舵;車體兩側設置有可折疊的主浮力板;車體前部設置有豎起的進氣管道,用于車體發動機的進氣;所述車體前后設置有裝卸板。主浮力板下部設置有浮筒。浮筒的后部設置有螺旋槳和轉向舵。本發明通過密封車體、展開折疊的浮力板,可以讓傳統陸軍快速轉變成海軍,實現重型主戰坦克“海上漂浮”的“岸到岸”搶灘登陸模式,省去了其他各種繁瑣的中間步驟,顛覆傳統的搶灘登陸作戰和近岸防御作戰的模式。本發明可以實現“陸軍打海戰”的戰術運用,最大化地發揮己方的特長和優勢。本發明造價不高,可以大規模制造和使用,增強戰斗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艦船設計技術領域,特別是多用途船舶的建造設計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傳統的搶灘登陸戰模式中,進攻一方是非常受水面限制的,運輸效率低、風險高、損失 大,而且很難把主戰坦克這樣的重型裝備送上對岸。而在搶灘登陸/奪島這樣的應用場景,實 際上是非常需要重型主戰坦克、步戰車、自行火炮等這類型的陸戰重型裝備的。
1)傳統兩棲/坦克登陸艦的弊端
——價格高昂、目標大。傳統的坦克登陸艦由于目標大,很容易在運輸途中就被對岸的防守 力量擊沉。
——裝不到幾輛坦克,而且一般也只能運送中輕型坦克,很難運輸重型主戰坦克。
——運輸中坦克難以開火,缺乏自衛能力。
——運輸艦艇防御力薄弱,一旦被擊沉則損失巨大(運輸艦本身再加上所裝載的人員及裝備)。
——裝載和裝卸都困難,既費事又費時,而且裝載和裝卸時都處于及其脆弱的狀態,一旦遇襲 就很難生存。
綜上所述,當前的各類反艦導彈發展迅猛,射程越來越遠(動輒幾百甚至上千公里)、突 防速度越來越快(超高音速、多倍音速)、隱身化發展趨勢明顯(反艦導彈本身的隱身性能越 來越好)、發射載具越來越先進(類似隱身轟炸機這樣的發射平臺,不僅防不勝防,而且一個 波次的攻擊就可以批量化發射大數量的反艦導彈,形成飽和攻擊)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這 使得造價高昂、建造時間又動輒數年的大型水面艦艇在戰時的存活概率越來越低。特別像兩棲 登陸艦這樣的高價值目標,不僅自身造價高,而且所搭載的人員及裝備的價值也很高,但自身 的防御能力又很低,在戰時就是“魚腩”一樣的存在,戰時其在各類現代反艦導彈等武器的飽 和攻擊之下幾乎沒有存活的可能性,很難實現預設的大規模登陸目標。
2)兩棲坦克/兩棲戰車等裝備雖然能解決“下水——浮渡/水中行駛——上岸——作戰”這一 流程的主要難點(即運輸和浮渡/水中行駛),但是由于其裝甲薄而火力弱(比如兩棲坦克最 多只能算是一種輕型坦克),所以即使到了對岸能實際發揮的作戰效能是有限的。而且這類兩 棲戰車本身在水中的行駛速度不僅慢,其續航里程也不長,難以實現較長距離的奔襲。
在渡海/渡江這樣的應用場景之中,最關鍵的就是快速、大批、分散地把主站坦克這樣的重 型裝備送到對岸并發揮作戰效力。
此外,以往的海戰模式或近岸防御,陸軍幾乎幫不上忙,有力氣但使不上勁?,F在借助本 發明,陸軍的重型主戰坦克可以直接沖到對方的軍艦面前硬拼主炮(而自身裝甲比普通艦艇的 裝甲厚得多),這種性價比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上。
最后,相對于海空軍裝備而言,陸軍裝備以及本發明的渡船制造相對簡單,補充速度快, 可以大批量地生產從而和對方拼消耗。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兩棲多用途高運渡船。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兩棲多用途高速渡船,包括車體、車輪;車體下部做密封處理;車體的尾部設置有螺 旋槳和轉向舵;車體兩側設置有可折疊的主浮力板;車體前部設置有豎起的進氣管道,用于車 體發動機的進氣;所述車體前后設置有裝卸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璐,未經劉璐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58814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