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覆巖垂向離層預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587081.2 | 申請日: | 2019-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47227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16 |
| 發明(設計)人: | 喬偉;程香港;江傳文;李路;倪磊;虞澤全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礦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30/20 | 分類號: | G06F30/20;G06F17/1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周敏 |
| 地址: | 221116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覆巖垂 預測 方法 | ||
1.一種覆巖垂向離層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在煤炭開采前,對采區覆巖進行地質勘探,鉆孔取巖芯,獲得每個的巖層的厚度m、RQD值、煤層開采厚度h;
S2:測試每個巖層的單軸抗壓強度σ;
S3:對于煤層直接頂上方的任意巖層A來說,帶入如下公式中進行計算出判斷值y,
其中,la為巖層A底界面至煤層開采厚度上界面的距離,單位m,σa為巖層A的單軸抗壓強度,單位MPa;σb為巖層A的相鄰下巖層的單軸抗壓強度,單位MPa;ma為巖層A的厚度,單位m;mb為巖層A的相鄰下巖層的厚度,單位m;mmax為上覆巖層中的單個巖層最大厚度,單位m;RQD為巖層A的RQD值;c1、c2、c3、c4分別為RQD、的權重系數;c5為經驗補償常數;
S4:判斷若y≥1,則巖層A與其相鄰下巖層之間可能形成離層;若y1,則巖層A與其相鄰下巖層之間不會離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覆巖垂向離層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1、c2、c3、c4的計算方式如下:
(1)建立判斷矩陣;針對各層次因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程度不同問題,建立判斷矩陣A=(aij)n×n,將各因素進行相互比較,以此評價各因素的相對重要性;
采用T.L.Satty提出的1~9標度法,通過的方法引用數字1~9及其倒數作為標度來對每個因素所起作用大小進行相對重要性評價,即建立公式(5-1)判斷矩陣T:
(2)一致性檢驗及結果;判斷矩陣T構造完成后,需運用如下數學方法進行層次單排列,將矩陣按列歸一化,其中i,j=1,2,...,n,其中計算方法如下:
其中,xij是矩陣T中的值,按照矩陣T的方式,xij代表了第i行,第j列的數;
將歸一化后的矩陣按公式(5-3)進行求和后,利用其對應的特征方程解出相應的特征向量W,將其歸一化,求得向量A=(a1,a2,...,an)T為特征向量;然后代入式(5-4)得出判斷矩陣T的最大特征值λmax;
在公式(5-4)中,
進行判斷矩陣的隨機性與一致性檢驗,計算方法如下:
公式(5-6)、公式(5-7)中:
m為階數;
λmax—矩陣最大特征值;
CI—一致性指標,表示判斷矩陣不一致程度;
RI—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
RI只與矩陣階數有關,當隨機一致性比例CR<0.1時,判斷矩陣具有令人滿意的一致性,否則需要對調節矩陣T的取值;
由上述確定權重的方法,計算得到各因子的權重,計算得到CR=0.0115<0.1,即判斷矩陣非常合理,所得到的指標權重可信度高,最終計算出c1=0.2772、c2=0.0954、c3=0.1601、c4=0.4673。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覆巖垂向離層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經驗補償常數c5依照地質條件的復雜程度取0.1~0.15,地質條件的復雜程度越高,經驗補償常數c5取值越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礦業大學,未經中國礦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587081.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