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生物反應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586043.5 | 申請日: | 2019-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7581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5 |
| 發明(設計)人: | 胡強;秦少偉;遲慶雷;王利存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投生物科技投資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M1/36 | 分類號: | C12M1/36;C12M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劉虎;李健 |
| 地址: | 200080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物反應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光生物反應器。所述光生物反應器包括:框架;培養袋,培養袋能夠設在框架上,培養袋具有培養腔,培養腔的上端敞開;用于清洗培養腔的壁面的清洗刷,清洗刷的至少一部分能夠從培養腔的上端伸入到培養腔內;用于向培養腔的壁面噴射清洗液的噴淋件;第一驅動件,第一驅動件與清洗刷和噴淋件中的每一者相連,以便驅動清洗刷和噴淋件中的每一者沿上下方向移動;和第二驅動件,第二驅動件與清洗刷和噴淋件中的每一者相連,以便驅動清洗刷和噴淋件中的每一者沿第一方向移動,第一方向垂直于上下方向。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光生物反應器具有材料成本低、運行成本低、人工成本低、生產效率高、不易污染藻液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生物反應器。
背景技術
微藻是一類在陸地、海洋分布廣泛,營養豐富、光合利用度高的自養植物,微藻的細胞代謝產生多糖、蛋白質、色素等,使其在食品、醫藥、基因工程、液體燃料等領域具有很好的開發前景。
目前,人工培養微藻的薄膜袋式光生物反應器多為封閉式,薄膜袋上端密封,通過薄膜袋上的開孔通入藻液和二氧化碳-空氣混合氣體,利用自然光照或人工光源照射進行微藻自養培養。但是,該薄膜袋在培養結束藻液收獲后較難清洗,所以要采用一次性薄膜袋。每次培養結束后,需棄用原有薄膜袋并更換新的薄膜袋,導致浪費原材料,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光生物反應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光生物反應器,所述光生物反應器包括:框架;培養袋,所述培養袋能夠設在所述框架上,所述培養袋具有培養腔,所述培養腔的上端敞開;用于清洗所述培養腔的壁面的清洗刷,所述清洗刷的至少一部分能夠從所述培養腔的上端伸入到所述培養腔內;用于向所述培養腔的壁面噴射清洗液的噴淋件;第一驅動件,所述第一驅動件與所述清洗刷和所述噴淋件中的每一者相連,以便驅動所述清洗刷和所述噴淋件中的每一者沿上下方向移動;和第二驅動件,所述第二驅動件與所述清洗刷和所述噴淋件中的每一者相連,以便驅動所述清洗刷和所述噴淋件中的每一者沿第一方向移動,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上下方向。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光生物反應器具有材料成本低、運行成本低、生產效率高、不易污染藻液的優點。
優選地,所述第一驅動件為升降臺,所述第二驅動件為行走車,所述升降臺設在所述行走車上。
優選地,所述框架包括:底板;第一圍板和第二圍板,所述第一圍板和所述第二圍板中的每一者豎直地設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圍板和所述第二圍板沿所述第一方向間隔開;第三圍板和第四圍板,所述第三圍板和所述第四圍板中的每一者水平地設置,所述第三圍板和所述第四圍板沿第二方向間隔開,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上下方向,其中所述第三圍板和所述第四圍板中的每一者的第一端部與所述第一圍板的上端部相連,所述第三圍板和所述第四圍板中的每一者的第二端部與所述第二圍板的上端部相連;以及多個第一金屬管和多個第二金屬管,多個所述第一金屬管沿所述第一方向間隔開地設置,多個所述第二金屬管沿所述第一方向間隔開地設置,每個所述第一金屬管的下端部與所述底板相連,每個所述第一金屬管的上端部與所述第三圍板相連,每個所述第二金屬管的下端部與所述底板相連,每個所述第二金屬管的上端部與所述第四圍板相連,其中所述第一圍板、所述第二圍板、所述第三圍板、所述第四圍板、多個所述第一金屬管和多個所述第二金屬管之間限定出用于安裝所述培養袋的安裝腔,所述培養袋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安裝腔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投生物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未經國投生物科技投資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58604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定時節能多插頭USB充電裝置
- 下一篇:負極集流體、負極極片及電化學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