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網絡分析的高壓配電網項目動態選擇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584299.2 | 申請日: | 2019-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28961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5 |
| 發明(設計)人: | 王利利;李科;田春箏;李秋燕;傅光輝;李錳;張藝涵;于昊正;李鵬;全少理;李小明;郭新志;羅潘;李慧璇;鄭永樂;孫義豪;楊卓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2J3/00 | 分類號: | H02J3/00 |
| 代理公司: | 鄭州優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謝萍 |
| 地址: | 10003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網絡分析 高壓 配電網 項目 動態 選擇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網絡分析的高壓配電網項目動態選擇方法,首先構建網絡模型,然后在網絡分析的基礎上完成各指標的計算,再對配電網現狀及項目需求進行評價,結合各待選項目的空間分布與拓撲關系確定最優先的項目,最后遵循動態規劃的思想,根據項目選擇結果更新配電網現狀,進行新一輪的評價與選擇。本發明考慮了在建項目及已安排項目對配電網的影響,可以避免投資的重復,對實際規劃工作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配電網建設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網絡分析的高壓配電網項目動態選擇方法。
背景技術
配電網建設項目的優選屬于運籌學問題,考慮到問題的多層次、多屬性、多目標,在對多個項目進行比選時普遍采用評價方法。針對評價方法的有關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大方面:確立指標體系、確定各指標權重與建立數學模型。
評價領域可運用的綜合方法有很多種,具體包括專家咨詢德爾菲法(Delphi)、層次分析法(AHP)、模糊綜合評判法、數據包絡分析法(DEA)、人工神經網絡評價法、灰色綜合評價法、TOPSIS法、熵權法、多元統計法及各類混合方法等多種方法。
以往的配電網系統規劃方案評估在評估規劃的經濟效益和提高電網建設水平方面進行了很多工作,但普遍存在以下不足:評價指標和評價內容的設置過于繁瑣且難以獲得,導致部分評估結果對實際工作的指導意義不明顯,研究未能與電力公司的規劃投資業務較好地結合,實用性和可操作性較差;缺乏對配電網需求的深入分析,傳統的方案分析和評估工作往往關注單個項目對電網的改善程度,而很少從配電網建設的整體與局部需求角度來考慮項目;在評價與選擇項目時僅考慮當前的已存在的電網現狀,未考慮在建項目及當年已安排的項目的影響。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描述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網絡分析的高壓配電網項目動態選擇方法。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基于網絡分析的高壓配電網項目動態選擇方法,步驟如下:
S1,利用NetworkX包構建無向圖網絡模型。
收集各地區上報的項目資料和圖紙信息,利用NetworkX包構建無向圖網絡模型;在網絡模型中,變電站為節點,站點的運行數據、坐標、所在供電區級別等作為屬性儲存在節點上;站點之間的輸電線為網絡模型中的邊,僅表示連通關系,不包含導線型號、長度等信息。
S2,計算網絡模型中隸屬于同一區域類型中各節點的評價指標。
所述評價指標,包括單主變停電校驗T、線路經濟性El、主變平均利用率Ee、供電能力裕度Y、最大負載率LM、負載均衡度Jl、網架連通度Jn。
在本發明中所述區域類型包括A+類地區、A類地區、B類地區、C類地區、D類地區、E類地區。
并且本發明從從供電安全性、供電經濟性、負荷適應性和區域均衡性四個方面來獲得符合高壓配電網建設需求的評價指標。
對于A+類地區、A類地區,該類地區處于城市發展的末期階段,配電網建設現狀水平較高,對于配電網各項指標的規劃要求都較高;人口密集、負荷密度大,一旦出現停電事故受影響人數多、造成的財產損失大,對供電安全性的要求極高,著重考慮供電安全性的項目需求;負荷增長平穩,需要保持一定負荷增長空間,對負荷適應性有一定要求,適當考慮負荷適應性的項目需求;整體經濟水平較高,配電網規劃對供電經濟性要求較低,供電經濟性的項目需求在配電網整體規劃中考慮較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未經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58429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