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高爐冷卻壁試壓裝置及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910577096.0 | 申請日: | 2019-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28395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8 |
| 發(fā)明(設計)人: | 徐平;夏春;周漢生;剪元香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一冶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B7/10 | 分類號: | C21B7/10;C21B7/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聯(lián)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蘆玲玲 |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漢市青山***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爐 冷卻 壁試壓 裝置 方法 | ||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高爐冷卻壁試壓裝置及方法,包括壓板和設置在壓板兩端的起重機構、支撐柱和連桿結構;支撐柱設置在壓板的端部與起重機構之間,連桿結構穿設于支撐柱且與所述支撐柱鉸接起重機構的驅動端與連桿結構的第一端連接,用以驅動連桿結構的第一端上下往復運動;連桿結構的第二端壓設于壓板且與壓板可轉動連接,用以在連桿結構的第一端向上運動時對壓板施加向下的壓力進而使得壓板同時壓緊多個水冷管。本發(fā)明通過在若干水冷管頂部壓設壓板,在壓板的兩側分別設置一組起重機構和連桿結構,通過起重機構和連桿結構相配合以同時從兩端對壓板施加壓力,從而實現對多個水冷管同時壓緊以進行試壓工作,大大提高了試壓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冶金設備安裝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高爐冷卻壁試壓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現代煉鐵高爐的爐壁內均設置有水冷冷卻壁,冷卻壁本體分鐵冷卻壁和銅冷卻壁,其內部由彎曲的水管道構成,冷卻時,通過向水管中送入潔凈冷卻水來實現對高爐爐膛降溫的作用。所以高爐冷卻壁的重重要的檢測指標就是內部冷卻水管在設計壓力下不滲漏、冒泡。
一座高爐冷卻壁一般有300多塊組成,一塊冷卻壁冷水管為4進4出形式,試壓工作量非常大。當前冷卻壁水壓試壓裝置,主要采取以下兩種方法:1、用橡膠圈封堵鋼管端口,利用橡膠圈及緊固螺栓向下的膨脹力壓緊管口;2、利用螺栓配合支撐法蘭頂緊水冷管側壁,水冷管端蓋與支撐法蘭通過螺桿連接,通過螺栓的收緊來壓緊端蓋進行試壓。這種試壓裝置對冷卻壁水管斷面尺寸精度要求高,對橡膠圈的膨脹性及與管口的公差配合度要求也高,否則膠墊密封不嚴,造成滲漏,需要多次進行調整,裝卸費事費力,工作效率低。
在實際的試壓過程中也存在以下缺點:(1)8根水冷管均需單個安裝試壓裝置,工作量大、費時費工;(2)通過橡膠球或橡膠密封套扣入水冷管內進行試壓對每個水冷管及橡膠球加工尺寸要求高,無法形成批量加工。當產生配合偏差時試壓過程中極易漏水;(3)通過鎖緊螺桿及端蓋進行對水冷管試壓,需要調整每一根螺桿的拉緊力,費時費工;當一根水冷管上的4根螺桿受力不均時試壓過程極易滲漏。
發(fā)明內容
鑒于此,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高爐冷卻壁試壓裝置及方法,旨在解決現有高爐冷卻壁試壓過程中容易出現管口滲漏及試壓效率較低的問題。
一個方面,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高爐冷卻壁試壓裝置,包括:用以壓設在若干水冷管頂部的壓板和設置在所述壓板兩端的起重機構、支撐柱和連桿結構;所述支撐柱設置在所述壓板的端部與所述起重機構之間,所述連桿結構穿設于所述支撐柱且與所述支撐柱鉸接;所述起重機構的驅動端與所述連桿結構的第一端連接,用以驅動所述連桿結構的第一端上下往復運動;所述連桿結構的第二端壓設于所述壓板,用以在所述連桿結構的第一端向上運動時,以所述支撐柱為支點向下轉動,從而對所述壓板施加向下的壓力進而使得所述壓板同時壓緊多個水冷管。
進一步地,上述高爐冷卻壁試壓裝置中,所述連桿結構包括:第一桿體部、彎曲部和第二桿體部;其中,所述第一桿體部與所述起重機構的驅動端連接,所述第二桿體部壓設于所述壓板;所述彎曲部傾斜連接在所述第一桿體部和所述第二桿體部之間,并且,所述彎曲部的中間開設有安裝孔,所述彎曲部的兩側開設有連接孔,用以與所述支撐柱上的轉軸連接。
進一步地,上述高爐冷卻壁試壓裝置中,所述壓板端部的兩側分別設置有與所述支撐柱上的轉軸連接的連接板。
進一步地,上述高爐冷卻壁試壓裝置中,所述支撐柱包括:立柱和連接在所述立柱下部的支座;其中, 所述立柱上設置若干安裝孔,所述支座上設置有鎖緊銷,所述鎖緊銷與所述安裝孔相配合,用以調節(jié)所述立柱的高度。
進一步地,上述高爐冷卻壁試壓裝置中,所述壓板上開設有通槽,用以對不同間距的水冷管進行壓緊。
進一步地,上述高爐冷卻壁試壓裝置中,各所述起重機構對稱設置在所述壓板的兩端。
進一步地,上述高爐冷卻壁試壓裝置中,各所述連桿結構對稱設置在所述壓板的兩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一冶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一冶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57709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