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AIS軌跡數據的船舶作業異常半監督實時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574738.1 | 申請日: | 2019-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36311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15 |
| 發明(設計)人: | 錢詩友;程彬;曹健;薛廣濤;李明祿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6K9/6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漢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莊文莉 |
| 地址: | 20024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ais 軌跡 數據 船舶 作業 異常 監督 實時 檢測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AIS軌跡數據的船舶作業異常半監督實時檢測方法。在港口或河流疏浚作業期間,有些作業船舶不按預期將淤泥運至指定傾倒區域,而是將其拋向作業區域附近,這意味著淤泥可能在短時間內返回港口或航道。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基于自動識別系統(AIS)數據的疏浚作業異常半監督檢測方法。首先,本發明建立了一個特征系統用來從AIS數據中提取行為特征。此外,還將T?分布隨機鄰域嵌入(T?SNE)通過神經網絡與高斯混合模型(GMM)相結合,以半監督方式訓練檢測模型。通過訓練模型,可以有效地實時檢測疏浚作業過程中的異常行為。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港口或河流疏浚作業船舶的異常行為檢測,具體地,涉及一種基于AIS軌跡數據的船舶作業異常半監督實時檢測方法,其中AIS是指Automatic IdentificationSystem,即船舶自動識別系統。
背景技術
港口和河流都需要定期進行維護性疏浚,以便進出港口和航道。在疏浚作業時,船舶將淤泥從作業區域中挖出,并在指定的傾倒區進行拋置。但是,在實際的疏浚作業中,一些疏浚船舶可能會將淤泥拋置到作業區域附近的地方,而不是特定的傾倒區域。同時,船舶在疏浚作業過程中可能遇到在航道上航行的船舶,因此必須離開航道進行避免。因此,當疏浚船舶駛離作業區域時,必須區分異常的淤泥非法傾倒行為與正常的避讓行為,即疏浚船舶作業異常檢測。準確的疏浚船舶異常檢測不僅規范了挖泥船在作業過程中的行為,而且保證了整個工程的質量。
針對內河航行的異常檢測,專利文獻CN106816038A公開了一種內河水域異常行為船舶自動識別系統及方法,通過實時獲取內河水域船舶通航的AIS報文信息、水文氣象部門的環境信息、CCTV視頻圖像和景深圖像,分析船舶異常行為模式類別,建立船舶異常行為樣本庫;建立深度學習網絡模型分析船舶行為,獲取船舶異常行為模式和GPS定位信息;在CCTV視頻圖像中檢測出船舶,結合景深圖像獲取船舶的三維空間信息,獲取船舶視頻定位信息:將GPS定位信息、視頻定位信息、船舶異常行為模式、船舶檢測特征融合,進行船舶目標關聯,在CCTV視頻上自動識別出異常行為船舶。
針對疏浚船舶作業異常檢測的專利文獻則較少,通常,根據樣本的標簽是否可用,現有的疏浚船舶作業異常檢測方法可以分為三種類型的方法,即無監督學習,監督學習和半監督學習。
第一種方法是無監督學習,使用未標記的樣本。這些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在某個度量上找到異常。異常由閾值或根據該度量的比例確定。現有一些用于無監督異常檢測的代表性方法。不需要標簽這一特性是無監督學習方法的主要優點。但是,異常數據需要除以閾值或比例,導致這種方法不靈活。
第二種方法是監督學習,將異常檢測視為分類問題,其目標是將數據分類為正常或異常。因此,可以應用傳統的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分類方法來訓練分類模型。提出了一些經典的監督學習分類方法。隨著標簽的提供,與無監督學習方法相比,監督學習方法實現了更好的性能。
由于標簽在實際問題中獲得的成本通常很高,因此第三種方法-半監督學習是前兩種方法之間的折衷。它需要少量標記數據,但與無監督學習相比,在學習準確性方面取得了相當大的進步。一般來說,半監督學習算法可分為:生成方法,共同訓練方法,基于圖的半監督學習方法和半監督支持向量機(S3VM)。生成方法基于生成模型。它假定標記和未標記的數據都是由相同的潛在模型生成的,這些模型通過潛在模型的參數將未標記的數據連接到學習目標。共同訓練方法假設每個數據可以從不同視圖分類,其中不同的分類模型可以由標記數據訓練。基于訓練的模型,可以對未標記的數據進行分類,然后將可靠的分類數據添加到標記數據中。基于圖的半監督學習方法將數據點視為頂點,并將點之間的相似性視為邊來構造圖。與標記點具有較大相似性的未標記點將被標記為相同標記。與SVM不同,S3VM試圖找到一個分區超平面,它將兩類標記數據分開并通過數據的低密度區域。
現有方法不能直接用于解決在線疏浚操作異常檢測問題。本發明提出的方法受到生成方法的啟發。要將真實問題轉換為異常檢測問題,需要通過特征工程提取一些基本特征。由于直接將其應用于高維數據可能導致性能不佳,本發明在使用生成方法之前通過t-SNE進行降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未經上海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57473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