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協處理器固件動態加載方法、系統、設備及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573864.5 | 申請日: | 2019-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3773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25 |
| 發明(設計)人: | 張澤;王杰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匯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9/445 | 分類號: | G06F9/445;G06F9/4401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順天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陸軍 |
| 地址: | 518101 廣東省深圳市龍華***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協處理器 固件加載 動態加載 通訊芯片 存儲介質 復位操作 加載操作 主控芯片 提示信息 異構平臺 觸發 復位 查詢 成功 發送 反饋 檢測 應用 | ||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協處理器固件動態加載方法、系統、設備及存儲介質,應用于異構平臺中的協處理器的固件加載,所述方法包括由主控芯片執行的以下步驟:控制通訊芯片觸發所述協處理器執行復位操作,并使所述通訊芯片查詢所述協處理器的狀態以確認所述協處理器復位操作是否成功;當接收到所述通訊芯片反饋的所述協處理器復位成功的提示信息時,檢測所述協處理器是否可進行加載操作;若所述協處理器可進行加載操作,則向所述協處理器發送固件加載數據,使所述協處理器根據所述固件加載數據進行固件加載。本發明實施例通過主控芯片對協處理器的固件進行動態加載,可大大提高協處理器固件加載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固件加載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協處理器固件動態加載方法、系統、設備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數字信號處理器)具有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及較高的運行速度,在運動控制等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對于功能要求復雜的嵌入式系統,往往采用多核異構方式,并將DSP作為協處理器用于處理相關計算問題。
很多DSP(例如美國德州儀器的TMS320C67XX系列DSP)的引導程序提供了多種啟動方式,支持如I2C、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設接口)、NOR閃存接口、NAND閃存接口、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通用異步收發傳輸器)等主引導模式(master mode)或從引導模式(slave mode)的啟動方式。并且,目前大部分啟動方式支持AIS(Application Image Script,應用鏡像腳本)啟動,為DSP啟動程序提供了多種方案選擇。
目前多數含有DSP協處理器的異構平臺中,將DSP作為一種獨立處理器模塊來啟動,并沒有體現異構平臺中主控芯片對整個平臺的控制地位,從而對于DSP固件加載是否成功往往需要額外手段確認。并且,在DSP通過主引導模式下通過讀取閃存啟動時,往往在硬件上需要一個或多個閃存,且這種方式對于需要加載不同DSP程序的場合極為不便,例如需要通過其他芯片在線燒錄閃存,然后再單獨重啟DSP或者整個異構平臺全部重啟,以完成程序加載,從而導致DSP固件加載效率不高、可靠性和靈活性不高、且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針對上述異構平臺中由于將DSP作為一種獨立處理器模塊啟動而導致需通過額外方式確認DSP是否啟動成功,且需在硬件上設置多個閃存,并導致DSP固件加載效率不高、可靠性和靈活性不高、且成本較高的問題,提供一種協處理器固件動態加載方法、系統、設備及存儲介質。
本發明實施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協處理器固件動態加載方法,應用于異構平臺中的協處理器的固件加載,所述異構平臺包括主控芯片、通訊芯片以及協處理器,且所述協處理器內置有引導程序,所述方法包括由所述主控芯片執行的以下步驟:
控制所述通訊芯片觸發所述協處理器執行復位操作,并使所述通訊芯片查詢所述協處理器的狀態以確認所述協處理器復位操作是否成功;
當接收到所述通訊芯片反饋的所述協處理器復位成功的提示信息時,檢測所述協處理器是否可進行加載操作;
若所述協處理器可進行加載操作,則向所述協處理器發送固件加載數據,使所述協處理器根據所述固件加載數據進行固件加載。
優選地,所述若所述協處理器可進行加載操作,則向所述協處理器發送固件加載數據,使所述協處理器根據所述固件加載數據進行固件加載之后還包括:
查詢所述通信芯片是否接收到所述協處理器反饋的正常啟動的提示信息;
若查詢到所述通信芯片接收到所述協處理器反饋的正常啟動的提示信息,則確認所述協處理器固件加載成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匯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匯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57386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