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液壓振動錘擊沉管的混凝土灌注樁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569672.7 | 申請日: | 2019-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38787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9 |
| 發明(設計)人: | 黃超;夏受明;張宏武;張海軍;余平;詹銀安;朱書誠;呂秋杰;方聲斌;冉杰;肖煜成;吳淼;呂大偉;劉泳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交二航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5/38 | 分類號: | E02D5/38;E02D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王瑩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漢市武漢經濟技術開***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液壓 振動 擊沉 混凝土 灌注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液壓振動錘擊沉管的混凝土灌注樁施工方法。該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測量放線;2)套管沉入;3)旋挖裝置鉆孔;4)安裝鋼筋籠;5)第一次灌注混凝土:通過灌注導管向所有所述鋼筋籠的灌注樁孔內灌注混凝土至孔口,對所述灌注導管的上部分進行拆除,保留所述灌注導管的下部分在樁身混凝土內,所述灌注導管的下部分的長度控制在4m~8m,并把所述灌注導管固定在所述套管,開啟所述液壓振動錘振動并向上向上拔出所述套管,當所述套管管頂標高與地面標高之差為3m~5m時,停止撥出和振動,并固定所述套管,完成第一次混凝土灌注;6)第二次灌注混凝土;7)套管拔出。該施工方法施工穩定性好、施工效率高且施工成本低。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工程樁基礎施工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液壓振動錘擊沉管的混凝土灌注樁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沉管灌注樁是土木建筑工程中眾多類型樁基礎中的一種,其采用與樁的設計尺寸相適應的鋼管(即套管),在端部套上樁尖后沉入土中后,在套管內吊放鋼筋骨架,然后邊澆筑混凝土邊振動或錘擊拔管,利用拔管時的振動搗實混凝土而形成所需要的灌注樁。這種施工方法常用于存在地下水、流砂、淤泥的環境。
傳統的沉入混凝土預制樁的施工方法有錘擊沉樁法和靜壓沉樁法。但是,錘擊沉樁法在沉樁過程中噪聲高,振動大,油煙多和油污飛濺,進而在城區的住宅群及公共建筑群等施工受到很大限制;而靜壓沉樁法采用的壓樁設備和配重較笨重,樁底沉渣厚度較難控制,施工穩定性差,施工效率低,且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施工穩定性好、施工效率高且施工成本低的一種液壓振動錘擊沉管的混凝土灌注樁施工方法。
為了實現根據本發明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提供了一種液壓振動錘擊沉管的混凝土灌注樁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測量放線:對施工段內進行測量放線,確定灌注樁施工位;
2)套管沉入:采用起重裝置吊起液壓振動錘,所述液壓振動錘夾住套管,并向所述灌注樁施工位中將套管壓入土質地基中直至中風化巖層,壓入過程中,根據土壤種類調整液壓振動錘的偏心力矩;
3)旋挖裝置鉆孔:對所述套管所在位置進行清理,并在套管內旋挖鉆孔取土,直至灌注樁設定深度,形成灌注樁孔;
4)安裝鋼筋籠:向所述灌注樁孔內安放鋼筋籠;
5)第一次灌注混凝土:通過灌注導管向所有所述鋼筋籠的灌注樁孔內灌注混凝土至孔口,對所述灌注導管的上部分進行拆除,保留所述灌注導管的下部分在樁身混凝土內,所述灌注導管的下部分的長度控制在4~8m,并把所述灌注導管固定在所述套管,開啟所述液壓振動錘振動并向上拔出所述套管,當所述套管管頂標高與地面標高之差為 3m~5m時,停止拔出和振動,并固定所述套管,完成第一次混凝土灌注;
6)第二次灌注混凝土:通過灌注導管向所述灌注樁孔內緩慢灌注混凝土至孔口,控制灌注導管在混凝土的高度為1.5m~3.5m,當混凝土頂部標高與套管頂部標高的之差為100mm~300mm時,停止灌注混凝土,完成第二次混凝土灌注;
7)套管拔出:開啟所述液壓振動錘振動并向上完全拔出所述套管,即完成混凝土灌注樁施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套管沉入的步驟具體包括:1)選擇振動頻率,在偏心矩為零時啟動所述液壓振動錘;2)在偏心力矩為最大偏心力矩的10%~20%時起振;3)逐級調節按最大偏心力矩的30%~40%遞增激振力;4)在停止振動前使偏心力矩自動回零。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步驟3)中先通過螺旋鉆清理所述套管內地下水位上方的渣土,再通過旋挖鉆機清理所述灌注樁孔內渣土。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灌注導管與所述套管通過彈性連接繩固定,所述彈性連接繩的長度為0.4m~0.8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交二航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交二航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56967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