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納米粉碎技術的滅火劑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559809.0 | 申請日: | 2019-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2704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24 |
| 發明(設計)人: | 李江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一泰消防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2C21/00 | 分類號: | B02C21/00;B02C19/18;B02C19/06;A62D1/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張明;柯玉珊 |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滅火劑 氣流粉碎 混合料 制備 粉碎處理 納米粉碎 高壓混合 增壓 噴入 滅火效果 重復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納米粉碎技術的滅火劑及其制備方法,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滅火劑原材料進行第一次粉碎處理;(2)將第一次粉碎處理后的原材料的一部分進行氣流粉碎;同時將第一次粉碎處理后的原材料的另一部分進行增壓處理,獲得高壓原材料;將獲得的高壓原材料噴入進行氣流粉碎的一部分原材料中,獲得第一混合料;(3)將獲得的第一混合料的一部分進行氣流粉碎;同時將第一混合料的另一部分進行增壓處理,獲得第一高壓混合料;將獲得的第一高壓混合料噴入進行氣流粉碎的一部分第一混合料中;(4)重復步驟(3)的操作;獲得所述基于納米粉碎技術的滅火劑。本發明的上述制備方法具有滅火效果好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滅火技術,特別涉及一種基于納米粉碎技術的滅火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的普通滅火器主要分為干粉滅火器和水基滅火器兩種,兩種滅火器的原理都大同小異。
干粉滅火器的主要由活性滅火組份、疏水成分、惰性填料組成,滅火組分是干粉滅火擠的核心,能夠起到滅火作用的物質主要有:磷酸銨鹽、碳酸氫鈉、氯化鉀等物質。干粉滅火器的滅火原理是:一是靠干粉中的無機鹽的揮發性分解物,與燃燒過程中燃料所產生的自由基或活性基團發生化學抑制和負催化作用,使燃燒的鏈反應中斷而滅火;二是靠干粉的粉末落在可燃物的表面外,發生化學反應,并在高溫作用下形成一層玻璃狀覆蓋層,從而隔絕氧氣,進而窒息滅火。
水基滅火器在噴射后,成水霧狀,瞬間蒸發火場大量的熱量,迅速降低火場溫度,抑制熱輻射,表面活性劑在可燃物表面迅速形成一層水膜,隔離氧氣,降溫、隔離雙重作用,同時參與滅火,從而達到快速滅火的目的。
科學研究表明,滅火劑材料的顆粒粒徑會直接影響滅火效能。然而,滅火劑材料的顆粒粒徑對滅火效能的具體影響尚未被披露。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基于納米粉碎技術的滅火劑及其制備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基于納米粉碎技術的滅火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滅火劑原材料于攪拌速度為5000-8000轉/分鐘、頻率為60-120KHz的超聲波條件下進行第一次粉碎處理,第一次粉碎處理的時間為120-240min;
(2)將第一次粉碎處理后的原材料的一部分進行氣流粉碎;同時將第一次粉碎處理后的原材料的另一部分進行增壓處理,獲得高壓原材料;利用氣流將獲得的高壓原材料噴入進行氣流粉碎的一部分原材料中,使原材料進行碰撞,獲得第一混合料;
(3)將獲得的第一混合料的一部分進行氣流粉碎;同時將第一混合料的另一部分進行增壓處理,獲得第一高壓混合料;利用氣流將獲得的第一高壓混合料噴入進行氣流粉碎的一部分第一混合料中,使第一混合料進行碰撞,獲得第二混合料;
(4)將獲得的第二混合料重復步驟(3)的操作,重復時間為60-240min;獲得納米級別的所述基于納米粉碎技術的滅火劑。
發明還提供一種基于納米粉碎技術的滅火劑,根據上述的基于納米粉碎技術的滅火劑的制備方法制備獲得。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過上述工藝設計,獲得納米級別的所述基于納米粉碎技術的滅火劑,可以將滅火劑原材料納米化,使其比表面積大,活性高,可以保證在空氣中懸浮至少10min,形成相對穩定的氣溶膠,使其滅火效能更高,滅火效果更好。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內容、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予以說明。
本發明最關鍵的構思在于:通過上述工藝設計,以將滅火劑原材料納米化,保證其在空氣中懸浮至少10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一泰消防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未經廈門一泰消防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55980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