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軟骨修復用支架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554769.0 | 申請日: | 2019-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2083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5 |
| 發明(設計)人: | 崔家喜;趙仕芳;楊莉 | 申請(專利權)人: | 紹興蓋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F2/30 | 分類號: | A61F2/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胡嬌 |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軟骨 修復 支架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軟骨修復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潤滑層(1),采用不可降解材料制成,所述潤滑層具有潤滑作用;
表面層(3),包括具有多孔結構的多孔層,所述表面層(3)采用具有物相容性的可降解材料制成;或者,所述表面層(3)采用具有生物穩定性的不可降解材料制成;
結合層(2),連接在所述潤滑層(1)和多孔層之間,以使所述潤滑層(1)通過所述結合層(2)與所述多孔層形成緊固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骨修復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層(3)還包括阻隔層(33),所述多孔層包括第一多孔層(31),所述阻隔層(33)連接在所述第一多孔層(31)和結合層(2)之間,用于隔離所述第一多孔層(31)和結合層(2)。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軟骨修復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層還包括第二多孔層(32),所述第二多孔層(32)連接在所述阻隔層(33)與所述結合層(2)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軟骨修復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層(3)的厚度、結合層(2)的厚度以及潤滑層(1)的厚度與所述支架的總厚度的比例分別為:60%-80%、0.1%-10%以及1%-35%。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軟骨修復用支架,其特征在于,制備所述潤滑層的不可降解材料的摩擦系數為0.05-1。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軟骨修復用支架,其特征在于,制備所述潤滑層的不可降解材料的摩擦系數為0.05-0.3。
7.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軟骨修復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潤滑層(1)采用如下材料制成:高分子油凝膠或含有潤滑液的多孔材料中的一種或幾種。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軟骨修復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潤滑液的多孔材料的孔徑為0.1-1μm,孔隙率為25%-95%,所述多孔材料中含有潤滑液的質量分數為20%-80%。
9.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軟骨修復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潤滑液的粘度為5-10000cst。
10.根據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軟骨修復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層采用可3D打印的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制成。
11.根據權利要求1-10任一項所述的軟骨修復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層的孔隙直徑為10-500μm。
12.根據權利要求1-11任一項所述的軟骨修復用支架,其特征在于,采用可降解材料制成的所述多孔層的孔隙率為20%-90%,采用不可降解材料制成的所述多孔層的孔隙率不低于90%。
13.根據權利要求1-12任一項所述的軟骨修復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結構為尺寸均勻的規則通孔;或者,所述多孔結構為海綿結構。
14.根據權利要求1-13任一項所述的軟骨修復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結合層(2)采用如下材料制成:高分子油凝膠、含有潤滑液的多孔材料、可3D打印的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或生物膠黏劑中的一種或幾種。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軟骨修復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油凝膠為聚二甲基硅氧烷油凝膠;
所述含有潤滑液的多孔材料為含有全氟潤滑油的聚四氟乙烯多孔膜;
所述可3D打印的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為:聚乳酸、聚己內酯、聚乙烯醇或熱塑性聚氨酯中的一種或幾種;
所述生物膠黏劑為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紹興蓋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紹興蓋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554769.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