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USB-C接口設備的電源控制裝置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550010.5 | 申請日: | 2019-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44222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24 |
| 發明(設計)人: | 張清森;陳俊靈;肖政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綠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26 | 分類號: | G06F1/26;G06F13/38 |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郭燕;彭家恩 |
| 地址: | 518109 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大浪街道高***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usb 接口 設備 電源 控制 裝置 方法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用于USB?C接口設備的電源控制裝置和方法,包括USB?C接口、外接電源接口、切換模塊、電源調整模塊和控制模塊,通過控制模塊檢測USB?C接口和外接電源接口是否有電源接入,并由切換模塊對USB?C接口和外接電源接口接入的電源進行切換,再由電源調整模塊依據電源輸入端的不同對接入的電源的電流進行調節。由于USB?C接口設備可以根據電源輸入端的不同對電源電流進行調節,使得USB?C接口設備可以自動控制USB輸出電流的大小,以降低自適應輸出電流的風險,從而提高用戶體驗。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USB-C接口設備的電源控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USB-C接口設備的電源控制裝置和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主流市場上的筆記本電腦的USB-C接口提供的功率電源的電流為1.5A或帶雷電3功能的USB-C接口提供的功率電源的電流為3A。以USB-C接口提供的功率電源的電流為1.5A的為例,當USB-C接口的負載超過1.5A電流時,會導致接入電腦的USB-C接口外設設備的無法正常工作,一般會顯示電流過大,TYPE-C設備不能使用,嚴重的會燒壞筆記本電腦。為此,現有技術中應用固定限流技術防止燒壞筆記本電腦,即過流保護器件采用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正的溫度系數)方式,一般是采用正溫度系數的熱敏電阻,但在實際的應用中有大的局限性,如果設定電流過大提高了燒毀電腦風險度,設定電流過小,負載功率變小降低了外設的最大功率使用戶體驗變差。因此需要提供一種新的USB-C接口外設設備的電源控制裝置,以優化USB-C接口設備的電源管理。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USB-C接口設備的電源控制裝置和方法,以優化現有技術中對USB-C接口設備電源管理的不足。
根據第一方面,一種用于USB-C接口設備的電源控制裝置,包括:
USB-C接口,用于與計算機USB-C接口連接;
外接電源接口,用于外接電源的輸入;
切換模塊,分別與所述USB-C接口和所述外接電源接口連接,用于通過所述USB-C接口和所述外接電源接口分別與所述計算機USB-C接口的電源和外接電源連接,并將所述計算機USB-C接口的電源或外接電源輸出;
電源調整模塊,與所述切換模塊連接,用于對所述計算機USB-C接口的電源或所述外接電源的電參數進行調節后輸出;
控制模塊,分別與所述外接電源接口、所述USB-C接口、所述切換模塊和所述電源調整模塊連接,用于檢測所述USB-C接口和所述外接電源接口是否有電源接入;
當所述計算機USB-C接口有電源輸入而所述外接電源接口沒有電源輸入時,所述控制模塊還用于控制所述切換模塊將所述計算機USB-C接口的電源輸出給所述電源調整模塊,并控制所述電源調整模塊將所述計算機USB-C接口的電源電流調節為第一電流值后輸出給所述計算機USB-C接口外設設備;
當所述外接電源接口有電源輸入時,所述控制模塊還用于控制所述切換模塊將所述外接電源輸出給所述電源調整模塊,并控制所述電源調整模塊將所述外接電源的電流調節為第二電流值后輸出給所述計算機USB-C接口外設設備。
進一步,所述電源調整模塊包括電壓調整電路和電流調整電路;
所述電壓調整電路與所述切換模塊連接,用于對所述切換模塊輸出的所述計算機USB-C接口的電源或所述外接電源進行調壓并輸出;
所述電流調整電路與所述電壓調整電路連接,用于對調壓后的所述計算機USB-C接口的電源或所述外接電源的電流進行調節并輸出給所述計算機USB-C接口外設設備。
進一步,所述控制模塊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一控制輸出端和第二控制輸出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綠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綠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55001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