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旋流自轉強化廢水短程硝化反硝化的方法和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549412.3 | 申請日: | 2019-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1830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30 |
| 發明(設計)人: | 代黎;汪華林;劉毅;沈其松;韓媛媛;孫玉蕭;黃朝暉;俞惠慶;白海洋;虞碧川;王盾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華暢環保設備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項丹 |
| 地址: | 201611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旋流 短程硝化反硝化 自轉 廢水 方法和裝置 生化池 破解 尾水 固體懸浮物 煤化工廢水 泥水混合液 降解 返回 | ||
1.一種旋流自轉強化廢水短程硝化反硝化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旋流處理生化池中回流的循環泥水混合液;
(B)旋流破解煤化工廢水處理尾水中的固體懸浮物;以及
(C)步驟(B)中經旋流破解處理的尾水返回至生化池循環降解處理。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A)中,利用第一旋流釋碳器對生化池中回流的循環泥水混合液進行旋流破散,使其Δ溶解性化學需氧量增加值為15%。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B)中,利用第二旋流釋碳器破解尾水中的固體懸浮物以補充碳源,使其Δ溶解性化學需氧量增加值為10%。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B)中,利用第二旋流釋碳器破解尾水中的固體懸浮物以提高生化效率,降低出水中固體懸浮物含量至70mg/L以下。
5.如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還包括:
將廢水送入調節罐進行調節處理;
經調節處理的廢水進入多級絮體沉降系統并調節pH值以對絮體沉降物、上清液進行預處理;
經預處理的絮體沉降物流入生化池進行調節處理后泵入第一旋流釋碳器進行旋流處理,上清液流入膜產水池后再送入臭氧催化氧化罐進行臭氧催化氧化;
經臭氧催化氧化得到的難降解有機物送入爆氣生物濾池進一步進行生化處理后泵入第二旋流釋碳器進行旋流破解。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級絮體沉降系統的pH值調節為10-11。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化池中引入堿液或乙酸鈉對經預處理的絮體沉降物進行調節處理。
8.一種旋流自轉強化廢水短程硝化反硝化的裝置,該裝置包括:
與生化池連接的第一旋流釋碳器(4-1),用于進行步驟(A)旋流處理生化池中回流的循環泥水混合液;以及
與爆氣生物濾池連接的第二旋流釋碳器(4-2),用于進行步驟(B)旋流破解煤化工廢水處理尾水中的固體懸浮物,其中,
第二旋流釋碳器(4-2)中經旋流破解處理的尾水返回至生化池循環降解處理。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還包括:
調節罐(1),用于對廢水進行調節處理;
與調節罐(1)連接的多級絮體沉降系統(2),用于對經調節處理的廢水進行多級絮體沉降并調節pH值以對絮體沉降物、上清液進行預處理;
與多級絮體沉降系統(2)連接的生化池(3),用于對經預處理的絮體沉降物進行調節處理后泵入第一旋流釋碳器(4-1)進行旋流處理;
與生化池(3)連接的膜產水池(5),用于處理經預處理的上清液;
與膜產水池(5)連接的臭氧催化氧化罐(6),用于對得自膜產水池(5)的上清液進行臭氧催化氧化;以及
與臭氧催化氧化罐(6)連接的爆氣生物濾池(7),用于將經臭氧催化氧化得到的難降解有機物進一步進行生化處理后泵入第二旋流釋碳器(4-2)進行旋流破解。
10.如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旋流釋碳器芯管根據處理量采取并聯方式布置;第一和第二旋流釋碳器壓降為0.03-0.08MPa;第一和第二旋流釋碳器分流比為3%-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華暢環保設備發展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華暢環保設備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549412.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