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雙自由度柔性鉸鏈的變工況往復摩擦磨損試驗機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547117.4 | 申請日: | 2019-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1609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3 |
| 發明(設計)人: | 何濤;李金苗;李成;陳國瑜;朱路生;張宇;張文標;駱元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56 | 分類號: | G01N3/56;G01N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柔性鉸鏈 雙自由度 應變片 摩擦 控制器 變工況 摩擦磨損試驗機 往復運動組件 控制系統 力傳感器 液體壓力 液壓加載 加載缸 上試件 正壓力 試件 實時動態測量 動態調整 摩擦載荷 實時感知 形變 副端面 試驗機 下試件 支撐架 工作臺 支架 變形 施加 驅動 | ||
1.一種基于雙自由度柔性鉸鏈的變工況往復摩擦磨損試驗機,包括工作臺(1)、安裝于工作臺(1)四周的支腳(2)、固定于工作臺(1)上平面的支架(7)和往復運動組件(3)、上試件(4)、下試件(5)、雙自由度柔性鉸鏈(6)、加載缸(9)、應變片Ⅰ(19)、應變片Ⅱ(20)、力傳感器(21)、液壓加載及控制系統(22)、控制器(25)、以及固定于工作臺(1)上平面的定滑輪(15)和速度傳感器(24);往復運動組件(3)通過兩個直線軸承(8)安裝于工作臺(1)的上平面,雙自由度柔性鉸鏈(6)通過支架(7)安裝在工作臺(1)上,其特征在于:
加載缸(9)通過支撐架(17)懸置于雙自由度柔性鉸鏈(6)的正上方,加載缸(9)的輸出桿頂在雙自由度柔性鉸鏈(6)上表面的中心位置,且柔性鉸鏈(6)兩側面粘貼應變片Ⅰ(19)、應變片Ⅱ(20);力傳感器(21)設置于雙自由度柔性鉸鏈(6)和連接塊(10)之間,連接塊(10)與雙自由度柔性鉸鏈(6)通過圓柱副連接,且連接塊(10)位于雙自由度柔性鉸鏈(6)正下方,上試件(4)與連接塊(10)之間通過螺紋連接,并由緊固螺母(11)鎖緊;下試件(5)與上試件(4)間通過移動副連接,且下試件(5)支撐在上試件(4)下方,下試件(5)兩端安裝于往復運動組件(3)上,上試件(4)與液壓加載及控制系統(22)之間通過液壓管路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雙自由度柔性鉸鏈的變工況往復摩擦磨損試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往復運動組件(3)由直線電機(301)、過渡塊(302)、左連接軸(303)、右連接軸(304)和銷釘(305)組成;其中直線電機(301)安裝于工作臺(1)上平面,過渡塊(302)安裝于直線電機(301)的運動平臺上;右連接軸(304)一端安裝在過度塊(302)上,另一端與下試件(5)的一端通過莫氏錐度連接,并由銷釘(305)固定,且右連接軸(304)的軸線與運動平臺運動方向平行;左連接軸(303)與下試件(5)的另一端通過莫氏錐度連接,并由銷釘(305)固定,且右連接軸(304)、下試件(5)和左連接軸(303)三者同軸布置;右連接軸(304)和左連接軸(303)還分別通過軸線軸承(8)支撐在工作臺(1)上表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雙自由度柔性鉸鏈的變工況往復摩擦磨損試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雙自由度柔性鉸鏈(6)為中心對稱結構,由兩端至鉸鏈中心依次為厚度較厚的剛性板Ⅰ(601)、厚度較薄的柔性板Ⅰ(602)、厚度較厚的剛性板Ⅱ(603)、厚度較薄的柔性板Ⅱ(604)及位于中間的厚度較厚的剛性板Ⅲ(605)組成,其中剛性板Ⅰ(601)、柔性板Ⅰ(602)、剛性板Ⅱ(603)及剛性板Ⅲ(605)均與工作臺(1)平行布置,柔性板Ⅱ(604)與工作臺(1)垂直布置,且柔性板Ⅱ(604)布置方向還與下試件(5)的運動方向垂直;剛性板Ⅰ(601)的側面設有軸線與下試件(5)運動方向平行的圓柱孔(606),該圓柱孔(606)與心軸(18)外圓面通過轉動副連接,心軸(18)兩端分別支撐在支架(7)的兩側通孔上,且心軸(18)的兩軸端設置有與支架(7)螺釘連接的限位端蓋(23);剛性板Ⅲ(605)的下表面的中心設有一定深度的盲孔(607)。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基于雙自由度柔性鉸鏈的變工況往復摩擦磨損試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板Ⅰ(602)的上下兩側分別粘貼一個應變片Ⅰ(19),所述的柔性板Ⅱ(604)左右兩側分別粘貼一個應變片Ⅱ(20),應變片Ⅰ(19)和應變片Ⅱ(20)均通過信號線將應變信號傳遞至采集卡(2213),采集卡(2213)通過信號線將采集信號傳遞至控制器(2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理工大學,未經安徽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547117.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