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光學原理的人體眼球視網膜成像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546133.1 | 申請日: | 2019-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2923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01 |
| 發明(設計)人: | 馬鵬程;李曉薇;陳貴賓;左克瑞;龔一峰;王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淮陰師范學院 |
| 主分類號: | A61B3/10 | 分類號: | A61B3/10 |
| 代理公司: | 淮安睿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72 | 代理人: | 湯小東 |
| 地址: | 223300 江蘇省淮安***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收集裝置 成像處理裝置 影像 視網膜成像系統 觀視裝置 光學原理 人體眼球 成像 成像技術領域 成像效果 電性連接 電源電性 通信連接 推廣性 中性能 同行 | ||
1.一種基于光學原理的人體眼球視網膜成像系統,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觀視裝置(1)、影像收集裝置(2)、成像處理裝置(3),所述觀視裝置(1)與影像收集裝置(2)電性連接,影像收集裝置(2)與成像處理裝置(3)通信連接,影像收集裝置(2)、成像處理裝置(3)均與電源電性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光學原理的人體眼球視網膜成像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觀視裝置(1)包含左觀視鏡片(11)、右觀視鏡片(12),左觀視鏡片(11)與右觀視鏡片(12)左右對稱設置,右觀視鏡片(12)與左觀視鏡片(11)之間設置有影像收集裝置(2)。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基于光學原理的人體眼球視網膜成像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收集裝置(2)包含左映像鏡片(21)、右映像鏡片(22)、左影像傳感器(23)、右影像傳感器(24)、收集處理器(25)、收集通信連接模塊(26),兩塊所述左映像鏡片(21)分別設置在左觀視鏡片(11)左右端,兩塊所述右映像鏡片(22)分別設置在右觀視鏡片(12)左右端,左映像鏡片(21)上設置有左影像傳感器(23),右映像鏡片(22)上設置有右影像傳感器(24),左影像傳感器(23)、右影像傳感器(24)均與收集處理器(25)電性連接,收集處理器(25)與收集通信連接模塊(26)電性連接,收集通信連接模塊(26)與成像處理裝置(3)通信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基于光學原理的人體眼球視網膜成像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處理裝置(3)包含成像通信發送模塊(31)、成像處理器(32)、成像存儲器(33)、控制鈕組(34)、成像模塊(35)、成像顯示器(36),成像通信發送模塊(31)與收集通信連接模塊(26)通信連接,成像通信發送模塊(31)、成像存儲器(33)、控制鈕組(34)、成像模塊(35)、成像顯示器(36)均與成像處理器(32)電性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基于光學原理的人體眼球視網膜成像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收集裝置(2)還包含收集存儲器(251),且收集存儲器(251)與收集處理器(25)電性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基于光學原理的人體眼球視網膜成像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影像傳感器(23)、右影像傳感器(24)均與收集處理器(25)通過A/D轉換模塊(231)電性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基于光學原理的人體眼球視網膜成像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鈕組(34)包含連接鈕(341)、成像顯示鈕(342)。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基于光學原理的人體眼球視網膜成像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處理器(25)采用STM32F103RCT6開發板控制。
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基于光學原理的人體眼球視網膜成像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通信連接模塊(26)為GPRS、4G、WiFi或zigbee終端無線通訊模塊。
10.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基于光學原理的人體眼球視網膜成像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通信發送模塊(31)為GPRS、4G、WiFi或zigbee終端無線通訊模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淮陰師范學院,未經淮陰師范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54613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驗光設備
- 下一篇:基于微流體電子的變電感式隱形眼鏡眼壓傳感器及其制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