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用于檢驗科檢驗微生物細菌的培養皿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545331.6 | 申請日: | 2019-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20524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2 |
| 發明(設計)人: | 劉紅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陽市中心醫院 |
| 主分類號: | C12M1/22 | 分類號: | C12M1/22 |
| 代理公司: | 濟南方宇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51 | 代理人: | 史長敏 |
| 地址: | 473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用于 檢驗 微生物 細菌 培養皿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用于檢驗科檢驗微生物細菌的培養皿,包括第一皿塊、第二皿塊、第一皿體和第二皿體,所述第一皿塊與第二皿塊之間通過鉸鏈轉動連接,所述第一皿體鑲嵌在第一皿塊的表面上,且第二皿體鑲嵌在第二皿塊的表面上,所述第一皿體和第二皿體外沿的相同位置上均開設有傾斜的豁口,該基于用于檢驗科檢驗微生物細菌的培養皿鑲嵌在對應的皿塊上,通過皿塊的貼合使得皿體間扣合,在清洗后,無需分辨正反位置,一律閉合擺放即可,大大節省了檢驗人員的精力,且皿體的外側開設有環槽,方便對皿體進行浸泡,在清洗時皿體內外側會更加的徹底,不僅能節約用水,同時也使得皿體降溫效果更好,方便下次試驗,避免上次試驗培育溫度的影響。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實驗室器材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基于用于檢驗科檢驗微生物細菌的培養皿。
背景技術
培養皿是一種用于微生物或細胞培養的實驗室器皿,由一個平面圓盤狀的底和一個蓋組成,一般由玻璃或塑料制成。
目前用于檢驗科檢驗微生物細菌的培養皿結構單一,區分正反面,在清洗后需要一律擺正,浪費檢驗人員的精力,且培養皿之間的底與蓋也易弄混淆,不便于保存,等等個問題還有待我們解決。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用于檢驗科檢驗微生物細菌的培養皿,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提出的目前培養皿區分正反面,在清洗后需要一律擺正,浪費檢驗人員的精力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基于用于檢驗科檢驗微生物細菌的培養皿,包括第一皿塊、第二皿塊、第一皿體和第二皿體,所述第一皿塊與第二皿塊之間通過鉸鏈轉動連接,所述第一皿體鑲嵌在第一皿塊的表面上,且第二皿體鑲嵌在第二皿塊的表面上,所述第一皿體和第二皿體外沿的相同位置上均開設有傾斜的豁口,且第一皿體和第二皿體通過豁口無縫扣合,所述第一皿體和第二皿體的四周均開設有環槽,所述第一皿塊靠近鉸鏈的一側上開設有開放式導槽,所述第二皿塊上與開放式導槽相對應位置處開設有封閉式導槽,所述封閉式導槽的內部滑動連接有第二扇形塊,所述第二扇形塊的頂端對稱設置有第一扇形塊,且第二扇形塊與第一扇形塊之間通過拉簧連接,所述第一扇形塊與開放式導槽滑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第一皿體與第二皿體結構相同,且第一皿體與第二皿體上的豁口處粘接有橡膠層。
優選的,所述開放式導槽與封閉式導槽分別位于第一皿塊、第二皿塊的中心位置處開設有扇形槽,且第一扇形塊與第二扇形塊分別與扇形槽嵌合連接。
優選的,所述第二皿塊靠近鉸鏈的側壁上開設有進水口,且第二皿塊靠近鉸鏈的表面上開設有對接口一,所述第一皿塊靠近鉸鏈的側壁上開設有出水口,且第一皿塊靠近鉸鏈的表面上開設有對接口二,所述進水口與對接口一之間通過環道連接,所述出水口與對接口二之間也通過環道連接。
優選的,所述環道分別開設在第一皿塊和第二皿塊的內部,且環道分別圍繞在第一皿體和第二皿體的四周設置。
優選的,所述封閉式導槽的槽口處固定有擋塊。
優選的,所述第一皿塊與第二皿塊的背面與環槽相對應位置處開設有透氣孔。
優選的,所述第一皿塊與第二皿塊均為PVC塑料材質。
優選的,所述進水口、對接口一、對接口二、出水口和環道均為注塑成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該基于用于檢驗科檢驗微生物細菌的培養皿結構緊湊,設計科學合理,兩個相同尺寸的皿體鑲嵌在對應的皿塊上,皿塊間通過鉸鏈連接,避免分離,且皿體通過皿塊的貼合使得皿體間扣合,在清洗后,無需分辨正反位置,一律閉合擺放即可,大大節省了檢驗人員的精力,且皿體的外側開設有環槽,方便對皿體進行浸泡,在清洗時皿體內外側會更加的徹底,不僅能節約用水,同時也使得皿體降溫效果更好,方便下次試驗,避免上次試驗培育溫度的影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陽市中心醫院,未經南陽市中心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54533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