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菌菇采收設備和采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542236.0 | 申請日: | 2019-06-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19978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4 |
| 發明(設計)人: | 吳惠敏;王楠;邢向上;呂濤;詹學峰;徐友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豐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豐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豐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8/70 | 分類號: | A01G18/7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布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05 | 代理人: | 姚衛華 |
| 地址: | 266229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采收 設備 方法 | ||
1.一種菌菇采收設備,用于對生長于多個培養瓶中的菌菇進行自動化采收,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設置在所述框架上的菌菇采收框板和培養瓶分離裝置、菌菇根部切割裝置、菌菇轉運裝置、菌菇培養框以及菌菇根部松斷裝置,其中,
所述菌菇采收框板和培養瓶分離裝置用于將承托所述菌菇的菌菇采收框板與所述多個培養瓶分離;
所述菌菇根部切割裝置設置于所述框架的底部,用于切除所述菌菇的根部;
所述菌菇轉運裝置用于將所述菌菇與所述菌菇采收框板分離,并分別傳出所述菌菇采收設備;
所述多個培養瓶以矩陣形式容納于所述菌菇培養框中;
所述菌菇根部松斷裝置包括第一轉運站、第二轉運站,所述第一轉運站位于所述第二轉運站的正上方,用于使容納所述多個培養瓶的所述菌菇培養框以自由落體方式從所述第一轉運站向所述第二轉運站移動以使得所述菌菇的根部松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菌菇采收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菌菇采收框板設置有多個第一通孔,所述多個第一通孔中的每個第一通孔套設于所述多個培養瓶中的每個培養瓶的瓶頸。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菌菇采收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菌菇采收框板和培養瓶分離裝置包括:多個平行設置的止擋件,定位于所述菌菇采收框板和所述多個培養瓶之間,并抵靠在所述多個培養瓶的瓶頸上;
多個第一頂桿,其延伸方向與所述多個止擋件的延伸方向正交,用于將所述菌菇采收框板從所述多個培養瓶的瓶頸頂出。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菌菇采收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菌菇采收框板和培養瓶分離裝置還包括:
框板平移機構,用于將從所述多個培養瓶的瓶頸頂出的承托有菌菇的所述菌菇采收框板牽引至所述菌菇根部切割裝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菌菇采收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菌菇根部切割裝置包括:
第一定位裝置、第二定位裝置以及多個旋轉切割刀具,所述第一定位裝置為平板狀,用于從上部對所述菌菇進行限位;所述第二定位裝置設置于所述第一定位裝置的正下方,包括多個與所述菌菇相對應的容置部,以使得所述多個旋轉切割刀具能夠在所述多個容置部內對所述菌菇根部進行切除。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菌菇采收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部包括:
設置于所述第二定位裝置中的第二通孔和與所述第二通孔對應的定位筒,所述定位筒相對于所述第二定位裝置的表面垂直延伸以突出所述表面。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菌菇采收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菌菇轉運裝置包括:多個第二頂桿和夾持件,其中,
所述多個第二頂桿設置于所述菌菇采收框板的多個第一通孔的正下方,用于將所述菌菇從所述菌菇采收框板向上頂出;所述夾持件設置于所述菌菇采收框板的正上方,用于將被所述多個第二頂桿頂起的所述菌菇轉運出所述菌菇采收設備。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菌菇采收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件包括第一轉運部件和第二轉運部件,所述第一轉運部件為一對相對設置的叉狀物,用于將承托在所述菌菇采收框板上的菌菇整體地叉至所述第二轉運部件的下方,所述第二轉運部件包括一對相對設置的夾片,用于將菌菇成列轉運出所述菌菇采收設備。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菌菇采收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轉運站設置有兩個托板,沿所述菌菇培養框的移動方向的兩側相對地設置,用于承托所述菌菇培養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豐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豐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豐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青島豐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豐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豐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54223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平菇補水裝置
- 下一篇:一種基于綠肥的稻螺共生養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