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糖尿病腎病-非糖尿病腎病鑒別診斷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541801.1 | 申請日: | 2019-06-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6345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31 |
| 發明(設計)人: | 陳香美;劉曉敏;張偉光;董哲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
| 主分類號: | G16H50/20 | 分類號: | G16H50/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853***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非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腎病 鑒別診斷 臨床實踐指南 生物檢測技術 慢性腎臟病 腎穿刺活檢 輔助診斷 機器學習 技術難度 診斷標準 診斷結果 創傷性 并發癥 構建 術后 痛苦 統一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糖尿病腎病?非糖尿病腎病鑒別診斷裝置,涉及生物檢測技術領域,克服了傳統慢性腎臟病臨床實踐指南(KDOQI)中的標準并不客觀和統一,不適合作為診斷標準以及傳統腎穿刺活檢技術創傷性較大,術后會引起并發癥,且技術難度較高的弊端。本發明提供的糖尿病腎病?非糖尿病腎病鑒別診斷過程通過采用機器學習方法選取新的指標構建糖尿病腎病和非糖尿病腎病的鑒別診斷模型,能夠減少病人痛苦、診斷結果準確、且適用范圍廣,對臨床實踐提供了良好的輔助診斷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檢測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糖尿病腎病-非糖尿病腎病鑒別診斷裝置。
背景技術
對于合并糖尿病和慢性腎臟病的患者來說,其慢性腎臟病引發的原因可能是糖尿病,這就是糖尿病腎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最嚴重的慢性微血管并發癥之一,由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變而導致的腎小球硬化,是本癥的特點,并最終引起終末腎衰竭,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還有一部分糖尿病患者,其慢性腎臟病的病因是其它原因,把其它病因引起的統稱為非糖尿病腎病(Non-diabetic renal disease,NDRD)。
糖尿病腎病和非糖尿病腎病兩類患者的臨床特征相似。由于NDRD與DN 病因不同,病理特征不同,治療方法不同,因此NDRD與DN的鑒別診斷具有重要意義,對進一步的治療起決定性作用,與疾病預后直接相關。
現有的診斷方法是根據相應的診斷標準,即慢性腎臟病臨床實踐指南 (KDOQI)。診斷糖尿病腎病DN的標準是:以下三條滿足任意一條即可診斷為糖尿病腎?。?1)出現顯性白蛋白尿;(2)出現微量白蛋白尿,且出現DR; (3)出現微量白蛋白尿,且T1DM病史大于10年。診斷非糖尿病腎病NDRD 的標準是:如果出現以下任意一條,則糖尿病合并CKD的患者應該診斷為非糖尿病腎病:(1)無糖尿病視網膜病變;(2)較低的GFR或較快的GFR下降;(3)快速增加的蛋白尿或者腎病綜合征;(4)難治性高血壓;(5)活性尿沉渣;(6)合并其它系統性疾??;(7)開始使用ACEI或者ARB藥物后,在2-3個月內GFR下降大于30%。
但是慢性腎臟病臨床實踐指南(KDOQI)中的標準的信息獲取來自于醫生病史詢問,常規檢查,以及醫生的自主判斷。因所有的指標均為二分類變量,且很多指標的定義不清,診斷指標模糊,診斷標準的具體適用規則也不清楚,所以不同的人會對其有不同的理解。診斷標準的可實用性差,診斷結果精確度也并不權威??傊瑐鹘y糖尿病腎病-非糖尿病腎病鑒別診斷方法為二分類變量,診斷指標模糊,診斷過程和診斷結果不夠準確,另外在中國人群中驗證發現,此診斷方法對NDRD的診斷,雖然靈敏度較高,但特異度較低。因此慢性腎臟病臨床實踐指南(KDOQI)中的標準并不客觀和統一,不適合作為診斷標準。
此外,通過傳統腎穿刺活檢技術雖可以明確臨床糖尿病腎病鑒別診斷,但該技術的創傷性較大,術后會引起并發癥,病人很痛苦,且技術難度較高,不能作為糖尿病腎病患者檢查的常規項目。另外,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通常當臨床確診時,糖尿病腎病患者往往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致使疾病急劇惡化,不可逆轉。
因此,迫切研究一種新的糖尿病腎病-非糖尿病腎病鑒別診斷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糖尿病腎病-非糖尿病腎病鑒別診斷裝置,通過采用機器學習方法選取新的指標構建糖尿病腎病和非糖尿病腎病的鑒別診斷模型,能夠減少病人痛苦、診斷結果準確、且適用范圍廣,對臨床實踐提供了良好的輔助診斷作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的糖尿病腎病-非糖尿病腎病鑒別診斷裝置,包括:
初步篩選模塊,用于根據入選標準和排除標準,初步篩選進行過腎活檢且患有2型糖尿病的病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54180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