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修復過重金屬污染土壤的蘆竹資源化利用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535216.0 | 申請日: | 2019-06-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28262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0 |
| 發明(設計)人: | 劉縉;王亞紅;王娟;付蓉;徐夏夢;李肖凡;魏熙呈;劉璐 | 申請(專利權)人: | 運城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1B32/324 | 分類號: | C01B32/324;C01B32/342;C01B32/348;C01B32/336;B01J20/20;B01J20/28;B01J20/30;C02F1/28;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044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修復 過重 金屬 污染 土壤 蘆竹 資源 利用 方法 | ||
1.一種修復過重金屬污染土壤的蘆竹資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預處理;
將蘆竹清洗干凈后,用粉碎機粉碎成3-5cm粒徑的塊狀或片狀;根據根、莖、葉的密度不同的特點,采用流動的水流,將蘆竹的根和蘆竹的莖葉分離;
步驟二、蘆竹根的處理方式;
A、選取蘆竹的根部位,將其粉碎至1-2cm粒徑,得到蘆竹根顆粒;
B、采用尿素、碳酸氫銨或氨水氨化試劑對蘆竹根顆粒進行氨化處理,然后通過水蒸汽加熱至190-260℃,維持8-12min,得到氨化活化后的蘆竹根顆粒;
C、將蘆竹根顆粒自然晾曬1-2天去除水分,然后破碎成粉末,過篩,將其粒徑控制在80-120目,得到蘆竹根粉;
D、將蘆竹根粉放入碳化爐中,在平面上自然鋪放,將溫度升至炭化溫度,炭化得到活性炭半成品;
E、將活性炭半成品置于轉爐內,在氮氣保護狀態下升溫至950-1000℃,在氮氣保護狀態下通入苯對活性炭進行孔徑調整,即可得到蘆竹根活性炭;
F、將蘆竹活性炭與微納米級永磁粉和分散劑混合均勻,即可得到用于室內吸附劑的蘆竹根活性炭成品;
步驟三、蘆竹莖葉的處理方式;
a、選取蘆竹的莖葉部位,將其粉碎至0.5-1cm粒徑,通過蒸汽加熱至190-260℃,維持2-5min,然后在0.1-1s時間內瞬間釋放壓力,使蘆竹莖葉細胞壁纖維膨化,得到膨化后的蘆竹莖葉備用;
b、將膨化后的蘆竹莖葉浸泡于10-15倍體積的酶溶液在pH4-5、90-100℃下水解15-25min;
c、將水解后的蘆竹莖葉自然晾曬1-2天去除水分,然后破碎成粉末,過篩,將其粒徑控制在80-120目,得到蘆竹莖葉粉,加入氫氧化鈉和EDTA進行活化,攪拌均勻;
d、將活化后的蘆竹莖葉粉放入碳化爐中,在平面上自然鋪放,將溫度升至炭化溫度,炭化,即可得到蘆竹莖葉活性炭成品;
步驟四、回收處理;
將使用后的用于室內吸附劑的蘆竹根活性炭成品和蘆竹莖葉活性炭成品回收后作為能源材料或還原劑送有色金屬冶煉企業綜合利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修復過重金屬污染土壤的蘆竹資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二中,當氨化試劑為尿素或碳酸氫銨時,氨化處理的具體方法是:將蘆竹根顆粒按照尿素或碳酸氫銨與蘆竹根顆粒的質量比為(10-20):100與尿素或碳酸氫銨混合,加20-50倍的水溶解,密封,在90-100℃保持8-12h。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修復過重金屬污染土壤的蘆竹資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二中,當氨化試劑為氨水時,氨化處理的具體方法是:將蘆竹根顆粒按照質量濃度為1-12%的氨水與蘆竹根顆粒的質量比為(10-20):1與氨水混合均勻,使蘆竹根顆粒完全浸泡在氨水中,密封,在15-30℃保持18-24h。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修復過重金屬污染土壤的蘆竹資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二中,所述的炭化溫度為600-800℃,炭化時間為15-30min。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修復過重金屬污染土壤的蘆竹資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三中,所述的酶為纖維素酶和果膠酶的混合物。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修復過重金屬污染土壤的蘆竹資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三中,所述的氫氧化鈉和EDTA的重量比加入量分別為蘆竹莖葉粉的0.2-0.5%和2-3%。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修復過重金屬污染土壤的蘆竹資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三中,所述的炭化溫度為950-1000℃,炭化時間為15-30min。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修復過重金屬污染土壤的蘆竹資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三中,蘆竹莖葉活性炭成品用于紡織廢水中的有機染料吸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運城學院,未經運城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53521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