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組合式內脫板沖模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528080.0 | 申請日: | 2019-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1252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16 |
| 發明(設計)人: | 楊潔丹;田平;陳學民;謝善恒;湯鐵裝;李衛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東莞市鎂安鎂業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37/08 | 分類號: | B21D37/08;B22D3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張春水;唐京橋 |
| 地址: | 523000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脫板 卡槽 聯接塊 導正 沖模結構 上夾板 下模板 組合式 側面 卡合 承受壓力 從上到下 依次設置 斷裂的 底面 | ||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組合式內脫板沖模結構,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內脫板的材料單薄處承受壓力時容易斷裂的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包括從上到下依次設置的上夾板、內脫板以及下模板,內脫板與下模板之間放置有產品;內脫板包括第一子內脫板和第二子內脫板,第一子內脫板的朝向第二子內脫板的一側邊設置有第一卡槽,第二子內脫板的朝向第一子內脫板的一側邊設置有第二卡槽,其中,第二卡槽與第一卡槽相對,上夾板的底面設置有導正聯接塊,導正聯接塊的第一側面卡合于第一卡槽中,導正聯接塊與第一側面相對的第二側面卡合于第二卡槽中,第一子內脫板通過導正聯接塊與第二子內脫板進行組合。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模具設計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組合式內脫板沖模結構。
背景技術
在壓鑄工業中,一些壓鑄件形狀多變,結構復雜,因為壓鑄工藝的原因,壓鑄件的輪廓邊緣和內部碰穿孔內都會存在批鋒及毛邊或者澆口殘留及內孔過橋,因此就需要沖壓模這步工序來繼續壓鑄產品的制造。由于壓鑄件是熱融成形的,它從澆鑄的高溫降到常溫,在壓鑄件冷卻的過程中會產生收縮,收縮很正常,在產品的模具設計時就有考慮的,最終壓鑄件的尺寸一般都會在要求的公差范圍內??珊芏嗲闆r下,壓鑄件的結構復雜又排布不均勻,由于它結構的不均勻性,導致它冷卻收縮的不均勻使得產品有變形,當然這點變形一般不會使得產品尺寸超差,但它往往會使得產品平面度有影響,這就使得沖模除了沖裁的功能外,還得具有整形校正平面度的功能,這其中在整形起直接關鍵作用的是內脫板,內脫板除了退料外它要起要整形作用那它就必須對它所壓的產品施加較大的壓力,而這提供給內脫板的壓力則由壓在它上面的彈簧提供,當它只起退料作用時強度是夠的,但當它還要起整形作用時,就要增加彈簧的數量,使得內脫板承受的彈簧的壓力非常大,內脫板的材料單薄處因此容易發生斷裂。
因此,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尋找一種組合式內脫板沖模結構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研究的重要課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組合式內脫板沖模結構,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內脫板的材料單薄處承受壓力時容易斷裂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組合式內脫板沖模結構,包括從上到下依次設置的上夾板、內脫板以及下模板,所述內脫板與所述下模板之間放置有產品;
所述內脫板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子內脫板和第二子內脫板,所述第一子內脫板的朝向所述第二子內脫板的一側邊設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子內脫板的朝向所述第一子內脫板的一側邊設置有第二卡槽,其中,所述第二卡槽與所述第一卡槽相對,所述上夾板的底面設置有導正聯接塊,所述導正聯接塊的第一側面卡合于所述第一卡槽中,所述導正聯接塊與所述第一側面相對的第二側面卡合于所述第二卡槽中,所述第一子內脫板通過所述導正聯接塊與所述第二子內脫板進行組合。
可選地,所述第一子內脫板和所述第二子內脫板的頂面均設置有多個彈簧,所述第一子內脫板和所述第二子內脫板通過所述彈簧與所述上夾板進行彈性連接。
可選地,所述第一子內脫板和第二子內脫板的頂面均設置有等高套,所述等高套的底端與所述第一子內脫板和所述第二子內脫板進行連接,所述等高套的頂端通過螺絲鎖緊于所述上夾板上,所述第一子內脫板和所述第二子內脫板均通過所述等高套懸掛于所述上夾板的底面。
可選地,所述第一卡槽包括有兩個;兩個所述第一卡槽相隔預設距離設置于所述第一子內脫板的朝向所述第二子內脫板的側邊上;
所述第二卡槽包括有兩個;
兩個所述第二卡槽相隔預設距離設置于所述第二子內脫板的朝向所述第一子內脫板的側邊上。
可選地,所述導正聯接塊包括有兩個;
兩個導正聯接塊相隔預設距離設置于所述上夾板的底面。
可選地,所述第一子內脫板通過所述導正聯接塊與所述第二子內脫板進行組合后,所述第一子內脫板與所述第二子內脫板之間留有縫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東莞市鎂安鎂業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東莞市鎂安鎂業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52808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快速出樣重復利用的獨立側壓料翻邊機構
- 下一篇:金屬成形體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