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皮膚病的中藥組合物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519150.6 | 申請日: | 2019-06-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1017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9 |
| 發明(設計)人: | 李延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延海 |
| 主分類號: | A61K36/83 | 分類號: | A61K36/83;A61K36/75;A61P17/06;A61P17/00;A61P31/22;A61K33/36;A61K33/241;A61K33/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30300 ***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狼毒 雄黃 中藥組合物 苦參 松香 白鮮皮 皮膚病 黃蓮 青黛 樟丹 天然中藥材 頑固皮膚病 濕疹 皰疹 清熱燥濕 牛皮癬 菌殺毒 蛇盤瘡 滲透力 重量份 熬制 黃水 止癢 祛風 治療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皮膚病的中藥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樟丹30?35份、苦參32?36份、白鮮皮45?49份、黃蓮65?72份、狼毒18?21份、青黛18?21份、松香28?32份、枯凡28?35份、雄黃10?13份。本發明由樟丹、苦參、白鮮皮、黃蓮、狼毒、青黛、松香、枯凡、雄黃等名貴天然中藥材提取熬制而成,有著清熱燥濕、去菌殺毒、祛風止癢的作用,并且藥效持久,滲透力強,無副作用,對牛皮癬、濕疹、蛇盤瘡、皰疹、黃水皰等頑固皮膚病有較好的療效。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藥品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治療皮膚病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牛皮癬、濕疹、蛇盤瘡、皰疹、黃水皰等是常見的皮膚病,均系真菌感染引起,常常有一定的傳染性,并且病程較長,容易復發,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目前,市面上的各種治療皮膚病的藥,多數是西藥成分,激素含量很高,副作用大,而部分藥物只能其緩解作用,治標不治本,為此,我們提出一種治療皮膚病的中藥組合物。
發明內容
基于背景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治療皮膚病的中藥組合物。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治療皮膚病的中藥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樟丹30-35份、苦參32-36份、白鮮皮45-49份、黃蓮65-72份、狼毒18-21份、青黛18-21份、松香28-32份、枯凡28-35份、雄黃10-13份。
優選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樟丹32份、苦參33份、白鮮皮47份、黃蓮68份、狼毒20份、青黛20份、松香30份、枯凡30份、雄黃12份。
優選的,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原料選擇:從正規中藥店選取品質較高的樟丹、苦參、白鮮皮、黃蓮、狼毒、青黛、松香、枯凡、雄黃。
S2:除雜、清洗、烘干:對S1所述的苦參、白鮮皮、黃蓮、狼毒、青黛進行除雜和清洗處理,然后使用烘干箱進行烘干處理。
S3:一次煎煮:將S2所述的烘干后的苦參、白鮮皮、黃蓮、狼毒、青黛放置到煎煮鍋中并添加一定量的清水,隨后使用武火煎煮1.5h后取汁,得到一煮藥液A。
S4:二次煎煮:完成S3后,再向煎煮鍋中加入一定量的清水,隨后用武火煎煮1h后取汁,得到二煮藥液B。
S5:合并煎煮:先將S3所述的一煮藥液A和S4所述的二煮藥液B分別經濾網濾去除藥渣,然后一并倒入中藥夾層鍋中,并用武火進行加熱,15-20min后,再將S1所述的樟丹、松香、枯凡、雄黃放入夾層鍋中,并開啟攪拌機均勻攪拌10-15min,攪拌完畢后,轉文火熬制,直至藥液濃縮至粘稠狀時,即可關火,取出后便得到濃縮藥膏C。
S6:包裝:待S5所述的濃縮藥膏C定量填充至藥膏盒中并進行封裝后,即得到成品藥膏D。
優選的,所述S2中,烘干箱的型號為FZG-600,藥材需分層均勻鋪放,對藥材烘干處理時,干燥箱內的溫度控制在75-85℃。
優選的,所述S3中,清水的加入量為藥材總質量的8-10倍,所述S4中,清水的加入量為藥材總質量的4-5倍。
優選的,所述S5中,對一煮藥液A和二煮藥液B進行過濾時,所用濾網的規格為140目,夾層鍋的型號為WX50-1000。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方由樟丹、苦參、白鮮皮、黃蓮、狼毒、青黛、松香、枯凡、雄黃等名貴天然中藥材提取熬制而成,有著清熱燥濕、去菌殺毒、祛風止癢的作用,并且藥效持久,滲透力強,無副作用,對牛皮癬、濕疹、蛇盤瘡、皰疹、黃水皰等頑固皮膚病有較好的療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解說。
實施例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延海,未經李延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51915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