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耐蠕變鋁合金導體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515132.0 | 申請日: | 2019-06-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31075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25 |
| 發明(設計)人: | 劉新剛;劉濱;鄭凱澤;鄭凱航;胡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凱恒特種電線電纜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1/02 | 分類號: | H01B1/02;H01B5/08;H01B13/00;C22C21/00;C22C1/02;C22F1/04;C22F1/02;C21D9/52;C22C1/06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越秀區哲力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馬學慧;陳志鋒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經***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耐蠕變 鋁合金 導體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耐蠕變鋁合金導體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蠕變鋁合金導體由按照質量百分比計的以下組分制備而成:硅0.02~0.08%,鐵0.10~0.20%,銅0.01~0.02%,錳0.003~0.008%,鉻0.002~0.01%,鋅0.01~0.02%,硼0.005~0.015%,鎵0.002~0.008%,釩0.005~0.008%,鈦0.002~0.01%,鋁99.55~99.75%,余量為不可避免雜質;
制備步驟包括:
第一熔煉步驟:將配方量的硅、鐵、銅、錳、鉻和鋅投入第一高溫熔爐,進行第一次熔煉;然后投入配方量的硼、鎵和鈦,升溫,繼續熔煉,得到第一熔融物;第一次熔煉時,熔煉溫度為670℃,升溫速率為45~65℃/min,熔煉時間為10~20min;繼續熔煉時,升溫至750℃,熔煉時間為10~20min;
第二熔煉步驟:將配方量的鋁錠和釩投入第二高溫熔爐,熔煉后扒渣,得到第二熔融物;第二熔煉步驟中,熔煉溫度為820℃,升溫速率為60~80℃/min,熔煉時間為1~2h;
第三熔煉步驟:將所述第一熔融物投入所述第二高溫熔爐中,與所述第二熔融物混合,充分攪拌,取樣測定成分,同時進行成分分析和成分修正,得到第三熔融物;第三熔煉步驟中,將所述第一熔融物投入所述第二高溫熔爐中后,升溫至900℃,保持15~25min,升溫速率為20~40℃/min;
精煉步驟:在惰性氣體保護下,對所述第三熔融物進行精煉,扒渣后敷上覆蓋劑,靜置,得到第四熔融物;在所述精煉步驟中使用四氯化碳作為精煉劑,以氬氣和氦氣作為惰性氣體,精煉時間為10~15min,溫度維持在900℃,扒渣后敷上覆蓋劑,靜置1~2h;
鑄造步驟:將所述第四熔融物過濾,鑄造;
軋制步驟:軋制成直徑為9.5mm的鋁桿;
拉絲步驟:所述鋁桿經過大拉、中拉、小拉以及微拉工序逐級拉絲,得到外徑為0.1~0.5mm的鋁合金絲。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蠕變鋁合金導體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多芯導體制備步驟:將所述鋁合金絲制備成多芯導體。
3.如權利要求1-2任一項所述的耐蠕變鋁合金導體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退火步驟:拉絲處理后進行退火,退火分三段進行,首先是在氬氣保護下,設置溫度515℃,保持1.5h,然后升溫至565℃,保持2.5h,最后在515℃下均勻退火24h。
4.一種耐蠕變鋁合金導體,其特征在于,由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耐蠕變鋁合金導體的制備方法制備得到。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耐蠕變鋁合金導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體為單絲導體,或者由若干根直徑為0.1~0.5mm的所述導體的單絲組成。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耐蠕變鋁合金導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體由7根單絲組成,7根單絲形成內外兩層結構,分別記為第一中心層和第一外層,所述第一中心層由1根單絲組成,所述第一外層由6根單絲組成,所述第一外層環繞所述第一中心層。
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耐蠕變鋁合金導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體由12根單絲組成,12根單絲形成內外兩層結構,分別記為第二中心層和第二外層,所述第二中心層由3根單絲呈三角形排列組合形成,所述第二外層由9根單絲組成,所述第二外層環繞所述第二中心層。
8.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耐蠕變鋁合金導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體由70根單絲直接束絲而成。
9.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耐蠕變鋁合金導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體由133根單絲組成,133根單絲分為19組,每組7根;每組以1根單絲為中心,其余6根單絲環繞中心單絲絞合形成絲束;19束絲束絞合形成最終導體,所述最終導體由依次環繞的內外3層絲束形成,分別記為第三中心層、中間層和第三外層,所述第三中心層由1束絲束組成,所述中間層由6束絲束組成,所述第三外層由12束絲束組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凱恒特種電線電纜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凱恒特種電線電纜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51513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