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含油污泥中原油回收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512276.0 | 申請日: | 2019-06-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28361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4 |
| 發明(設計)人: | 施雷庭;王丹;戶海勝;高陽;張景;陳鵬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石油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0G1/04 | 分類號: | C10G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馬超前 |
| 地址: | 6105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含油 污泥 原油 回收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含油污泥中原油回收方法及裝置,該方法包括:將含油污泥與液態二氧化碳混合形成混合物;將混合物中的二氧化碳變為超臨界流體;將含有臨界流體二氧化碳的混合物放入反應釜中,將原油從含油污泥中萃取出來。本發明原料利用率高,形成的油泥?干冰顆粒經過數次擠壓,含油污泥與液態二氧化碳能夠混合均勻,顆粒內部的孔隙增多,比表面積增大,有助于提高萃取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含油污泥的處理及資源回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含油污泥中原油回收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含油污泥是在石油開采、運輸、煉制及含油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含油固體廢物。含油污泥中含有大量的石油類物質,是一種組成成份復雜、極其穩定的懸浮乳狀液體系,其中含有大量老化原油、蠟質、瀝青質、固體懸浮物、細菌、腐蝕產物等,還包括生產過程中加入的大量凝聚劑、緩蝕劑、阻垢劑、殺菌劑等水處理劑。
油田含油污泥屬《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中列出的危險廢物,處理技術難度大,一直是困擾我國煉油工業的環保難題。污泥中含有大量的原油及一些惡臭致病的有毒物質,排放到環境將會造成環境污染和資源的浪費。含油污泥體積龐大,若不加以處理直接排放,不但占用大量耕地,而且對周圍土壤、水體、空氣都將造成污染。另一方面,含油污泥中含有大量原油,是可回收的可貴資源,對含油污泥進行處理回收,不僅可以解決環境問題,還可以實現資源再利用。
目前常用的處理含油污泥的技術如下:
(1)焚燒技術:處理徹底并可實現減量,但是二次污染治理成本高,不適合大規模處理;
(2)固化填埋技術:簡單易行、處理速度快、成本低,但是不能實現減量,且因永久性占地,可能會出現新的環境隱患;
(3)熱洗-離心脫水技術:技術含量低,操作簡單,效率較高,但是二次污染嚴重,殘渣無法達到土壤化標準;
(4)焦化技術:處理徹底,效果明顯,但是生產設施需求量大;
(5)超聲波技術:投資小,建設期短,但是難以達到工業化需求;
(6)微生物技術:操作方便,作用持久,無二次污染,處理成本低,但是不適合高含油率廢物,且對環境條件要求高;
(7)溶劑萃取技術:易于連續化操作,可回收大部分原油,溶劑可循環,但是使用流程長、工藝復雜、處理費用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回收率高、可重復利用且環保的含油污泥中回收原油的方法及裝置。
一種含油污泥中原油回收方法,包括:
將含油污泥與液態二氧化碳混合形成混合物;
將混合物中的二氧化碳變為超臨界流體;
將含有臨界流體二氧化碳的混合物放入反應釜中,將原油從含油污泥中萃取出來。
進一步地,如上所述的含油污泥中原油回收方法,包括:
將含油污泥與液態二氧化碳的混合物置于干冰造粒機中造粒,得到油泥-干冰顆粒;
將油泥-干冰顆粒置于超臨界萃取裝置,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條件下,使二氧化碳達到超臨界狀態;
通過改變溫度和壓力,根據超臨界流體的高溶解能力,將含油污泥中的原油提取出來;
通過改變壓力,將原油在分離器析出以進行回收。
進一步地,如上所述的含油污泥中原油回收方法,萃取壓力為10MPa-15MPa,萃取溫度為35℃-55℃。
進一步地,如上所述的含油污泥中原油回收方法,所述分離器的分離壓力為5MPa,分離溫度為4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石油大學,未經西南石油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51227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