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模擬河流相沉積油藏人造巖心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508079.1 | 申請日: | 2019-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2080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06 |
| 發明(設計)人: | 朱珊珊;張恒;陳洪;張龍;汪士凱;張彪;葉仲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石油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1/28 | 分類號: | G01N1/28;G01N1/36;G01N1/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馬超前 |
| 地址: | 6105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沉積 油藏 河流 石英砂 填砂 模具 巖心 人造巖心 分隔片 粒徑 制備 石英砂混合物 室內實驗研究 潤濕 混合物表面 長方體狀 烘烤成型 組裝模具 地層水 膠結劑 噴水頭 滲透率 下表面 中空的 噴施 取心 填入 脫模 壓實 平整 取出 濕潤 組裝 精細 研究 | ||
一種模擬河流相沉積油藏人造巖心的制備方法,1)配料:將不同粒徑的石英砂分成若干份,每份中加入膠結劑,攪拌均勻,得到不同滲透率的石英砂混合物;2)組裝模具:組裝好的模具呈長方體狀,內部為中空的填砂凹槽;3)模具濕潤:用精細噴水頭對凹槽內下表面噴施地層水,對模具進行潤濕;4)填砂:利用分隔片將填砂凹槽分成與石英砂份數對應的若干等份,將石英砂按照粒徑由大到小的次序填入凹槽中,取出分隔片并使混合物表面平整;5)壓實;6)烘烤成型、脫模。本發明的巖心具有河流相沉積油藏的沉積特點,能夠用其代替河流相沉積油藏取心巖心進行室內實驗研究,為研究河流相沉積油藏的實驗提供了方便。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模擬河流相沉積油藏人造巖心的制備方法,屬于人造巖心及其制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海上河流相沉積油藏地質條件復雜,儲集層厚度薄,橫向變化大,通過取心獲得天然巖心不僅取心困難,而且取心巖心體積太小,非均質性較差,無法模擬地下油層真實情況,不能表征油藏特征。而通過室內實驗研究河流相沉積油藏流體滲流規律及模擬油藏開發過程,對制定合理的油藏開發方案、高效開發油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而多采用人造巖心作為模擬油藏物理模型進行室內實驗探索研究。
目前人造巖心大多只考慮了常規的油藏條件及油藏類型,如文獻《石英砂環氧樹脂膠結人造巖心的技術與應用》中闡述了各類不同形狀及尺寸的人造巖心;專利申請號為20161113882.1的《一種致密砂礫巖驅油用巖心制備方法》主要設計了低滲透率砂礫巖的制備方法;專利申請號為201711177127.0的《用于含可控裂縫巖石壓裂性能測試的人造巖心制備方法》主要設計了含有裂縫的人造巖心制備方法。這些人造巖心制備方法均沒有涉及油藏的沉積特征。針對如河流相沉積這類復雜地質條件的油藏,并沒有合適的模擬河流相沉積油藏人造巖心,因而急需一種能夠滿足室內實驗要求的模擬河流相沉積油藏人造巖心。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模擬河流相沉積油藏人造巖心的制備方法,該方法主要是為了室內實驗研究海上河流相沉積油藏的驅替特征而制造的人造巖心,能夠滿足室內海上河流相沉積油藏類型的室內驅替實驗研究要求。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模擬河流相沉積油藏人造巖心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配料:將不同粒徑的石英砂分成若干份,每份中加入與石英砂質量比為1:100~200的膠結劑,攪拌均勻,得到不同滲透率的石英砂混合物;
(2)組裝模具:組裝好的模具呈長方體狀,內部為中空的填砂凹槽,內壁表面粗糙度Ra≤0.025μm;
(3)模具濕潤:用精細噴水頭對凹槽內下表面噴施地層水,對模具進行潤濕;
(4)填砂:在模具中設計位置放置分隔片,將填砂凹槽分成與石英砂份數對應的若干等份,按照粒徑由大到小的次序,依次將不同滲透率的石英砂混合物順序填入凹槽中,之后緩慢取出分隔片,用刮平工具在模具內沿水平方向來回移動,直到石英砂混合物表面平整;
(5)壓實:將壓塊放入凹槽中壓住石英砂混合物,將填裝好的模具放置在液壓機上,在壓制壓力50-80MPa條件下預壓30min后,再次控制液壓機穩壓在50MPa,穩壓30min后卸壓;
(6)成型、脫模:將帶有壓塊的巖心模具整體放入恒溫箱內,在200℃的恒溫下烘烤12~24h;將成型后的巖心模具放置于液壓機上,壓制壓塊使巖心從模具中脫出得到巖心。
進一步的,步驟(1)所述的石英砂被分成了三份,每份體積相等,三份的粒徑分別為:60~80目、80~100目、100~120目。
進一步的,填砂凹槽的幾何尺寸為:長×寬×高=300mm×45mm×135mm。
進一步的,步驟(3)所用潤濕水量為0.3~0.5g。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石油大學,未經西南石油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50807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