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燃氣體探測系統及其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507984.5 | 申請日: | 2019-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2463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17 |
| 發明(設計)人: | 吳海濤;李志潔;張思思;李羽商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尚德榮物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B21/16 | 分類號: | G08B21/16;G08C17/02;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瑞聯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蘇友娟 |
| 地址: | 266071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數據采集裝置 物聯網 云平臺 可燃氣體探測系統 遠程移動終端 中央處理器 通訊模塊 移動終端 探測 可燃氣體監測 報警模塊 可燃氣體 實時讀取 高效性 報警 監管 | ||
發明涉及可燃氣體監測,具體涉及一種可燃氣體探測系統及其探測方法;包括數據采集裝置、通訊模塊、中央處理器、物聯網云平臺和遠程移動終端;數據采集裝置通過通訊模塊分別與中央處理器和物聯網云平臺連接,物聯網云平臺與遠程移動終端連接,數據采集裝置上設置有報警模塊;本發明可以直接通過移動終端對對區域內可燃氣體的含量進行實時讀取,并且移動終端可以進行報警提醒,增加了安全性,監管人員可以迅速的做出相應的措施解決,比現有技術方案更具有準確性、高效性。
技術領域
發明涉及可燃氣體監測,具體涉及一種可燃氣體探測系統及其探測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天然氣等可燃氣體的大量使用,因燃氣泄漏而引起的人員傷亡事件時有發生,如何加強燃氣使用的安全性,從而降低悲劇發生率,已經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目前市場上出現的具有報警功能的燃氣報警系統,現有的可燃氣體報警器,當工業環境、日常生活環境(如使用天然氣的廚房)中可燃性氣體發生泄露,可燃氣體報警器檢測到可燃性氣體濃度達到報警器設置的報警值時,可燃氣體報警器就會發出聲、光報警信號,以提醒采取人員疏散、強制排風、關停設備等安全措施。
目前市場上出現的具有遠程報警功能的燃氣報警系統,主要是應用網絡技術,將現場報警信號傳送至監控室,現有產品功耗高,長時間使用會大大增加使用者的成本;無法精確定位,大范圍使用時,存在險情無法實時準確通知,人員無法實時實地準確知道險情發生地點,因此無法及時對險情發生地點采取措施。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以上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一種燃氣公司無人值守站點的巡檢系統,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可燃氣體探測系統,包括數據采集裝置、通訊模塊、中央處理器、物聯網云平臺和遠程移動終端;數據采集裝置通過通訊模塊分別與中央處理器和物聯網云平臺連接,物聯網云平臺與遠程移動終端連接,數據采集裝置上設置有報警模塊。
進一步的,數據采集裝置還包括可燃氣體探測器和信號發送模塊,信號發送模塊與通訊模塊通信連接。
進一步的,通訊模塊為NB-IoT通訊模塊,信號發送模塊與NB-IoT通訊模塊進行通信。
進一步的,遠程移動終端包括以太網模塊和遠程監測主機,所述以太網模塊與NB-IoT通訊模塊通信連接。
進一步的,遠程監測主機包括手機、平板電腦以及PDA中的任意一種。
進一步的,遠程移動終端上設置有能夠執行特定程序的軟件。
進一步的,報警裝置與可燃氣體探測器電連接。
進一步的,報警裝置為聲光報警器。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可燃氣體探測方法,
可燃氣體探測器檢測現場可燃氣體濃度并顯示濃度數據,當可燃氣體濃度達到預設范圍,進行報警,并且通過中央處理器物聯網云平臺數據傳輸,物聯網云平臺將數據傳輸至遠程移動終端。
進一步的,報警由聲光報警器發出,報警信息發送是通過NB-IoT通訊模塊將信息發送至物聯網云平臺后在遠程移動終端上進行顯示。
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可以直接通過移動終端對對區域內可燃氣體的含量進行實時讀取,并且移動終端可以進行報警提醒,增加了安全性,監管人員可以迅速的做出相應的措施解決,比現有技術方案更具有準確性、高效性。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尚德榮物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青島尚德榮物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50798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