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平板顯示的10-bit高速充放電驅動電路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495835.1 | 申請日: | 2019-06-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8516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2 |
| 發明(設計)人: | 李洪革;郭曉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9G3/3208 | 分類號: | G09G3/32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張宇峰 |
| 地址: | 100083***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平板 顯示 10 bit 高速 放電 驅動 電路 裝置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用于平板顯示的10?bit高速充放電驅動電路裝置。所述裝置包括:電流編程單元,用于接收外部輸入的信號,輸出端連接電壓?電流轉換單元;電壓?電流轉換單元,輸出端連接輸出緩沖單元;輸出緩沖單元,輸出端連接快速放電單元以及對外輸出;相位補償單元,跨接在所述輸出緩沖單元兩端;快速放電單元,輸入端分別連接外部輸入的高電平電壓信號和所述緩沖單元的輸出端。本申請還提供了一個使用以上裝置的用于印刷OLED顯示的源驅動電路裝置。與現有技術源驅動電路中的插值電路相比,本申請具有面積小、靜態功耗低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示驅動電路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平板顯示的10-bit高速充放電驅動電路裝置。
背景技術
印刷OLED顯示是利用現代印刷工藝制造OLED面板的新技術,具有工藝簡單、材料利用率高、生產成本低,有利于柔性化和大尺寸面板生產等優點。顯示驅動電路是印刷OLED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達到更快的顯示速度,顯示器每一列都有一個源驅動電路。隨著顯示屏分辨率的提高,一塊源驅動芯片中源驅動電路數量到幾百。這就要求單通道源驅動電路功耗盡可能降低、芯片面積盡可能小。此外,各種異形屏和柔性屏的出現對顯示驅動電路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現有技術中源驅動電路及其核心部分插值電路存在的靜態功耗大、芯片面積大的問題日益凸顯出來。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出了一種用于平板顯示的10-bit高速充放電驅動電路裝置,解決現有技術源驅動電路中的插值電路靜態功耗大、芯片面積大的問題。
本申請實施例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平板顯示的10-bit高速充放電驅動電路裝置,包括:電流編程單元、電壓-電流轉換單元、輸出緩沖單元、相位補償單元、快速放電單元:所述電流編程單元,用于接收外部輸入的控制信號、高電平電壓信號、低電平電壓信號,將所述控制信號轉變為電流控制信號,輸出端連接電壓-電流轉換單元;所述電壓-電流轉換單元,用于根據所述電流控制信號選擇所述高電平電壓信號或所述低電平電壓信號,轉換成電流信號,輸出端連接輸出緩沖單元;所述輸出緩沖單元,用于將所述電流信號轉變為電壓信號并進行緩沖,產生緩沖電壓信號,輸出端連接快速放電單元以及對外輸出;所述相位補償單元,跨接在所述輸出緩沖單元兩端;所述快速放電單元,輸入端分別連接外部輸入的高電平電壓信號和所述輸出緩沖單元的輸出端。
優選地,所述快速放電單元由第一晶體管、第二晶體管、第三晶體管組成:所述第一晶體管和所述第二晶體管各自的源極和柵極連接;所述第一晶體管的源極與外部輸入的高電平電壓信號相連;所述第三晶體管是一個放電晶體管,其源極連接到所述輸出緩沖單元的輸出端。
本申請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用于印刷OLED顯示的源驅動電路裝置,使用以上高速充放電驅動電路裝置,包括:數字邏輯控制單元、電平轉換單元、7比特電壓選擇單元、3比特插值單元、伽馬校正單元:所述數字邏輯控制單元,輸入端接收外部輸入的串行數字圖像信號和控制信號,并將其轉變為并行的信號,輸出并行數字圖像信號和并行控制信號,輸出端連接電平轉換單元;所述電平轉換單元,用于將所述并行控制信號的電壓由數字電路控制電壓轉換為模擬電路控制電壓,輸出并行模擬電壓控制信號,輸出端連接所述7比特電壓選擇單元和所述3比特插值單元;所述伽馬校正單元,用于輸出校正信號,輸出端連接7比特電壓選擇單元;所述7比特電壓選擇單元,用于根據所述模擬電壓控制信號生成高電平電壓信號和低電平電壓信號,以及將所述并行數字圖像信號轉換成模擬信號,并在轉換過程中根據所述校正信號進行校正,輸出模擬圖像信號,輸出端連接3比特插值單元;所述3比特插值單元,使用以上高速充放電驅動電路裝置,用于根據所述高電平電壓信號和所述低電平電壓信號對并行模擬電壓控制信號進行插值,得到級聯信號,對外輸出源驅動信號,所述源驅動信號包括所述模擬圖像信號以及所述級聯信號。
優選地,所述用于印刷OLED顯示的源驅動電路裝置有N個通道,所述N是不小于1的整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49583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