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旋轉式插孔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495512.2 | 申請日: | 2019-06-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860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2 |
| 發明(設計)人: | 陳定榮;景瑞;胡月;李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永貴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187 | 分類號: | H01R13/187;H01R13/631;H01R4/58 |
| 代理公司: | 綿陽山之南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88 | 代理人: | 沈強 |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接體 浮動 連接器 插孔體 連接環 旋轉式插孔 插針 連接可靠度 對立設置 可靠連接 使用壽命 相對傾斜 相對旋轉 旋轉調節 軸線方向 軸向連接 插孔件 第一端 插合 插孔 校正 匹配 偏離 保證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旋轉式插孔,其目的是為了插孔件不僅能實現球形旋轉,同時能夠在X/Y兩個方向上有一定的浮動量,包括軸向連接的第一連接體和第二連接體,所述第一連接體包括第一連接環和相互對立設置在第一連接環內的浮動塊、第一插孔體,所述浮動塊與第一連接環之間固定連接,浮動塊的第一端與第一插孔體接觸面之間相對旋轉滑動接觸;本發明的插孔在與匹配的插針插合過程中,可以根據插針相對傾斜和偏離程度由第一插孔體做出相應的旋轉調節和第一連接體做出相應的校正浮動調節,確保接觸對在非軸線方向任然能保證可靠連接,減少外力對連接器本身的影響,增加連接器的使用壽命,提高連接器的連接可靠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連接器領域,具體來說涉及到一種旋轉式電連接器插孔。
背景技術
目前電連接器針孔接觸件常用的接觸方式是插合接觸和端面接觸兩種方式。這兩種接觸方式,都要求插針和插孔同軸,對于接線空間較小,連接較大導線(50平方以上)或直接連接母銅排的情況下,針孔接觸件安裝后浮動量很小很小,甚至沒有。這時,所含針和孔兩個部件的連接基線中心和針孔接觸件的中心很難保持一致(沒有浮動量來調節),這就導致插針插孔強行插合引起接觸件損壞(插合接觸)/嚴重接觸不良(端面接觸)的后果,從而影響連接器的正常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的現有問題,提供一種可以旋轉并具有浮動余量的接觸件,該接觸件不僅能實現球形旋轉,同時能夠在X/Y兩個方向上有一定的浮動量。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旋轉式插孔,包括第一連接體、第二連接體和用于連接第一連接體和第二連接體的浮動塊,
所述第一連接體包括第一連接環和軸向設置且限位在第一連接環內的第一插孔體,
所述第二連接體包括第二連接環和軸向固定連接在第二連接環內的第二插孔體,
浮動塊的一端伸入到第一連接環內并與第一連接環固定連接,浮動塊伸入到第一連接環內的端面與第一插孔體接觸面之間旋轉滑動接觸,第一插孔體受力后改變其插孔方向的相對位置,浮動塊的另一端伸入到第二連接環內,浮動塊伸入到第二連接環內的端面通過彈性接觸件與第二插孔體的端面浮動接觸,
浮動塊兩端之間的本體上設置有凸出的限位盤,所述限位盤設置于第二連接環內與第二插孔體端面之間;
所述第一連接體和浮動塊固定連接為一體在所述第二連接體內進行水平浮動。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插孔體外表面的上端為圓柱形結構,下端部分為圓球面結構,與第一插孔體接觸的浮動塊端面上設置有凹形圓球面,第一插孔體設置在凹形圓球面內,第一插孔體圓球面和浮動快的凹形圓球面相互匹配。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插孔體的圓球面結構與浮動塊凹形圓球面之間設置有導電介質。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凹形圓球面內沿著圓球弧面切剖面設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內設置有密封圈,所述導電介質密封在密封圈、第一插孔體和浮動塊凹形圓球面之間的密閉空間內。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插孔體內為圓柱形腔體,腔體內壁非軸向上設置有閉環的環槽,所述環槽內設置有第一彈性接觸件。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與浮動塊接觸的第二插孔體的端面為凹型結構,所述浮動塊設置在凹型結構內與第二插孔體相接。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凹型結構與第二插孔體的軸向接觸面之間設置有彈性接觸件。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與第二插孔體接觸的浮動塊端面上設置有若干個凹槽,所述每個凹槽內設置有彈性接觸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永貴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四川永貴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49551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