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研磨混合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478266.X | 申請日: | 2019-06-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17035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20 |
| 發明(設計)人: | 陳希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正德電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2C4/02 | 分類號: | B02C4/02;B02C4/28;B02C4/42;B02C23/16;B07B1/28;B07B1/4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蘭鋒盛世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羅炳鋒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研磨 混合 設備 | ||
1.一種研磨混合設備,包括混合機體,所述混合機體內部設置有攪拌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腔內設置有第一攪勻部件以及第二攪勻部件,還包括可通過一個動力裝置同時驅動所述第一攪勻部件以及所述第二攪勻部件同時轉動的驅動機構;其中,所述第一攪勻部件包括多組第一攪拌臂,所述第一攪拌臂均固定設置于第一攪拌軸外側端壁上,所述第二攪勻部件包括多組第二攪拌臂,所述第二攪拌臂均固定設置于第二攪拌軸外側端壁上;其中,驅動機構包括驅動電機,所述攪拌腔底部端壁內設置有動力腔,所述攪拌腔與所述動力腔之間轉動設置有上下延伸的動力軸,所述動力軸下端與所述驅動電機動力連接,所述動力軸頂端直接驅動所述第一攪拌軸轉動,該驅動機構還包括中間驅動機構,該中間驅動機構可帶動所述第一攪拌軸轉動時,同步帶動所述第二攪拌軸轉動,并且帶動所述第二攪拌軸繞所述第一攪拌軸中心軸線轉動;同時研磨混合設備還包括研磨機構、篩分機構以及傳輸機構;所述攪拌腔內轉動設置有攪拌主動齒輪,所述第一攪拌軸下端與所述攪拌主動齒輪頂部端壁固定連接,所述攪拌主動齒輪底部端壁固定設置于所述動力軸上端,所述攪拌腔內轉動設置有攪拌行星齒輪,所述攪拌行星齒輪轉動設置于所述動力軸外側端壁上,所述攪拌行星齒輪頂部端壁與所述第二攪拌軸下端固定連接,所述攪拌行星齒輪與所述攪拌主動齒輪嚙合,所述攪拌腔內固定設置有攪拌內齒圈,所述攪拌內齒圈與所述攪拌行星齒輪嚙合,有利于驅動所述第一攪拌軸轉動的同時,保證所述第一攪拌軸帶動所述第二攪拌軸同步轉動,并且帶動所述第二攪拌軸繞所述第一攪拌軸軸線轉動,將所述攪拌腔內的多種原料充分攪勻,提高攪勻效率;所述攪拌腔左側端壁內設置有研磨腔,所述研磨腔內設置有第一研磨部件以及第二研磨部件,所述第一研磨部件以及所述第二研磨部件可通過一個動力機構同時驅動所述第一研磨部件以及所述第二研磨部件沿著相反方向轉動,其中,所述研磨腔底部端壁內設置有混合傳遞腔,所述混合傳遞腔與所述研磨腔之間轉動設置有上下延伸的轉動套軸,所述混合傳遞腔與所述研磨腔之間轉動設置有上下延伸的中心軸,所述中心軸穿過所述轉動套軸并與其間隙配合,所述中心軸上下兩端均從所述轉動套軸上下兩端延伸露出,所述第一研磨部件包括第一研磨輥,所述第一研磨輥固定于所述轉動套軸上端,所述第二研磨部件包括第二研磨輥,所述第二研磨輥固定于所述中心軸上端,所述混合傳遞腔內的所述轉動套軸下端固定設置有套軸從動錐齒輪,所述混合傳遞腔內的所述中心軸外側端壁上固定設置有套軸主動錐齒輪,所述混合傳遞腔內固定設置有套軸傳遞軸,所述套軸傳遞軸右端固定設置有套軸傳遞錐齒輪,所述套軸傳遞錐齒輪與所述套軸從動錐齒輪以及所述套軸主動錐齒輪嚙合,所述動力腔內的所述動力軸外側端壁上固定設置有動力輸出錐齒輪,所述動力腔左側端壁內設置有動力外腔,所述動力外腔與所述動力腔之間轉動設置有左右延伸的動力輸出軸,所述動力腔內的所述動力輸出軸右端固定設置有動力輸入錐齒輪,所述動力輸入錐齒輪與所述動力輸出錐齒輪嚙合,所述動力外腔內的所述動力輸出軸左端固定設置有動力同步錐齒輪,所述中心軸下端延伸至所述動力外腔內,所述動力外腔內的所述中心軸下端固定設置有傳遞輸入錐齒輪,所述傳遞輸入錐齒輪與所述動力同步錐齒輪嚙合,有利于將動力傳遞到所述研磨機構,同時帶動所述第一研磨部件與所述第二研磨部件沿相反的方向轉動,提高研磨效率;所述研磨腔底部端壁內固定設置有篩分腔,所述研磨腔與所述篩分腔之間連通的設置有傳遞管路,所述篩分腔內設置有左右延伸的振動篩,所述篩分腔右側后側端壁內設置有振動腔,所述振動腔內設置有振動轉盤,所述振動腔內設置有前后延伸的固定連桿,所述固定連桿與所述振動篩后端固定連接,所述振動腔內設置有前后延伸的轉動連桿,所述轉動連桿前端與所述固定連桿后端固定連接,所述轉動連桿后端與所述振動轉盤頂端鉸接,所述振動腔底部端壁內設置有振動動力腔,所述振動動力腔與所述振動腔之間轉動設置有上下延伸的振動動力軸,所述振動動力軸上下兩端延伸至所述振動腔以及所述振動動力腔內,所述振動轉盤與所述振動動力軸頂端固定連接,所述振動動力腔內的所述振動動力軸底端固定設置有振動輸入錐齒輪,所述振動動力腔與所述混合傳遞腔之間轉動設置有左右延伸的振動同步軸,所述振動同步軸左右兩端延伸至所述混合傳遞腔與所述振動動力腔內,所述混合傳遞腔內的所述振動同步軸內左端固定設置有振動輸出錐齒輪,所述振動動力腔內的所述振動同步軸右端固定設置有振動同步錐齒輪,所述振動同步錐齒輪與所述振動輸入錐齒輪嚙合,所述混合傳遞腔內的所述中心軸外側端壁上固定設置有混合動力輸出錐齒輪,所述混合動力輸出錐齒輪與所述振動輸出錐齒輪嚙合,有利于將研磨后的顆粒進行篩分,保證不滿足要求的顆粒,不進入所述攪拌腔內,有利于提高熱敏電阻的成品率;所述篩分腔內底部端壁上固定設置有聚合板,所述篩分腔與所述攪拌腔之間設置有帶式傳輸帶,所述篩分腔后側端壁內設置有帶式動力腔,所述帶式動力腔與所述篩分腔之間轉動設置有前后延伸的帶式動力軸,所述篩分腔內的所述帶式動力軸前側末端與所述帶式傳輸帶動力連接,所述帶式動力腔內的所述帶式動力軸后側末端固定設置有帶式輸入錐齒輪,所述帶式動力腔內的所述振動動力軸外側端壁固定設置有帶式輸出錐齒輪,所述帶式輸出錐齒輪與所述帶式輸入錐齒輪嚙合,有利于將所述篩分腔內的符合要求的顆粒傳送到所述攪拌腔內;所述篩分腔前側端壁內設置有廢料腔,所述廢料腔與所述篩分腔之間連通的設置有聚合板,所述廢料腔與所述研磨腔頂部之間設置有斗式傳輸帶,所述斗式傳輸帶上固定設置有運輸斗,所述運輸斗內設置有運輸斗腔;所述廢料腔前側端壁內設置有皮帶腔,所述皮帶腔內轉動設置有斗式輸入帶輪,所述皮帶腔與所述廢料腔之間轉動設置有前后延伸的斗式動力輸入軸,所述皮帶腔內的所述斗式動力輸入軸內的前端與所述斗式輸入帶輪固定連接,所述廢料腔內的所述斗式動力輸入軸后端與所述斗式傳輸帶動力連接,所述皮帶腔內轉動設置有斗式輸出帶輪,所述斗式輸出帶輪與所述斗式輸入帶輪之間傳動設置有動力皮帶,所述皮帶腔與所述混合傳遞腔之間轉動設置有斗式動力輸出軸,所述皮帶腔內的所述斗式動力輸出軸前端與所述斗式輸出帶輪固定連接,所述混合傳遞腔內的所述斗式動力輸出軸后端固定設置有斗式輸入錐齒輪,所述斗式輸入錐齒輪與所述混合動力輸出錐齒輪嚙合,有利于驅動所述斗式傳輸帶,有利于將廢料腔內的顆粒輸送到所述研磨腔內,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正德電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正德電力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478266.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提高顎式破碎機破礦效率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破碎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