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定位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457941.0 | 申請日: | 2019-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16713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3 |
| 發明(設計)人: | 錢明達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64/00 | 分類號: | H04W64/00;H04W4/80;H04W88/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周嗣勇 |
| 地址: | 310052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定位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定位方法及裝置,所述方法包括:當RFID網關確定滿足工作模式切換條件時,進行工作模式切換;其中,所述工作模式包括射頻識別技術RFID模式或低功耗藍牙BLE模式;基于當前工作模式對物聯網終端進行定位。應用本發明實施例可以簡化定位系統的部署,提高物聯網定位的靈活性和適用場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網絡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定位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當前物聯網定位系統包括物聯網終端、物聯網網關(通常為物聯網模塊)、物聯網平臺和物聯網應用四部分。物聯網網關用于接收物聯網終端的報文,再上送給物聯網平臺;物聯網平臺負責管理物聯網網關和物聯網終端,并實現物聯網終端數據的收集與管理,利用這些數據實現實時定位管理、告警、歷史軌跡等應用功能。
目前,物聯網定位實現方案中,物聯網模塊只支持單一技術,如BLE(BluetoothLow Energy,低功耗藍牙)或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頻識別技術)),支持RIFD協議的物聯網模塊(可以稱為RFID網關)只支持RFID定位,只能對RFID終端(如手環或人員卡等)進行定位,而無法對BLE終端(如手機或平板電腦等)進行定位。若要同時實現BLE定位和RFID定位,則需要部署兩套定位系統,投入成本高,部署難度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定位方法及裝置,以解決目前的物聯網定位系統中物聯網模塊只支持單一技術的問題。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定位方法,所述方法應用于RFID網關,所述方法包括:
當所述RFID網關確定滿足工作模式切換條件時,進行工作模式切換;其中,所述工作模式包括RFID模式或低功耗藍牙BLE模式;
基于當前工作模式對物聯網終端進行定位。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定位裝置,所述裝置應用于RFID網關,所述裝置包括:
確定單元,用于確定是否滿足工作模式切換條件;
切換單元,用于當所述確定單元確定滿足工作模式切換條件時,進行工作模式切換;其中,所述工作模式包括RFID模式或低功耗藍牙BLE模式;
定位單元,用于基于當前工作模式對物聯網終端進行定位。
應用本發明公開的技術方案,當RFID網關確定滿足工作模式切換條件時,進行工作模式切換,該工作模式包括RFID模式或BLE模式,進而,基于當前工作模式對物聯網終端進行定位,在部署一套定位系統的情況下,實現了對BLE終端和RFID終端雙協議定位,簡化了定位系統的部署,提高了物聯網定位的靈活性和適用場景。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具體應用場景的架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定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并使本發明實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請參見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其中,該定位方法可以應用RFID網關,如圖1所示,該定位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01、當RFID網關確定滿足工作模式切換條件時,進行工作模式切換;其中,該工作模式包括RFID模式或BLE模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45794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